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胸膜,即发生结核性胸膜炎,早期治疗得当可痊愈。部分患者就诊既已经包裹或延误治疗,常会形成结核性脓胸。若病情迁延,继续发展为慢性脓胸及纤维板形成,需要尽早外科手术干预。
医院胸外三科团队在结核性脓胸手术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多年来坚持不懈运用各种手法为患者解决病痛,其中有精准的微创手术,也不乏对疑难、复杂病例施以传统猛刀。
病例一
患者,女,65岁,既往结核性胸膜炎病史近10年,初始发病时即形成包裹,正规抗结核治疗半年后,医生建议尽早行手术治疗,防止病情再加重下去。但事与愿违,患者本人出于各种原因迟迟不愿接受手术,而这一迟疑就等了近10年。此次因“胸闷伴痰中带血3月”再次就诊于我科,复查胸部CT结果显示,一个直径超过5cm的圆柱型脓肿从患者的主动脉弓一直下坠到脾脏位置。
压迫重要脏器,若脓肿破溃,导致胸腹腔感染,都将是致命性的。我科即组织人员进行严谨的术前讨论、制定手术计划。
于年5月27日进行左经胸后外侧切口手术,手术过程异常艰难,
整台手术历时3小时40分钟,将圆柱样脓肿完全清除,
术后予以精心的管理及治疗,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病例二
患者,男性,66岁,右侧慢性结核性脓胸病史半年余,医院及我院结核科住院治疗。2月前,患者右侧出现逐渐增大的包块,胸部CT检查发现右侧脓胸并无好转、右侧胸壁脓肿已形成。
在内科住院期间行穿刺引流,出人意料的,引流出的除脓液外还有大量血液,且多次引流均无法将血液引流彻底。20天不到的时间,引流的血液已达ml,内科治疗已然乏力,患者尚伴有严重的基础疾病脑出血、心律失常,胸腔内的出血情况不明,病情极为严重及复杂,经我科徐宁主任及朱峰主任多次会诊,全科人员反复讨论、制定详尽、稳妥的手术方案、术中应对措施,
于年7月10日进行手术,术中发现右侧胸膜显著增厚、右肺表面糜烂、坏死,不断渗血,
凭借坚强的毅力,手术历时3小时35分,为患者清除了脓胸纤维板、修补了肺部创面,也清除了右侧胸壁上两处脓血性包块,
术后1周拔除胸腔引流管,患者精神状态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徐宁主任介绍,结核性脓胸一旦形成,需要及时充分引流,全身抗结核及营养支持治疗。早期形成包裹和慢性脓胸,不能仅靠药物等保守治疗解决问题。随病情发展会有胸膜纤维板形成甚至钙化,肋间隙狭窄、胸壁结核以及胸壁塌陷等,不但影响生活和劳动,心肺功能也常受到影响,严重危害生命健康。胸腔镜技术的临床运用,为脓胸患者带来福音。我科用2年时间完成了安徽省卫计委科研课题“胸腔镜技术在结核性脓胸中的应用”,得出结论:胸腔镜技术治疗早期结核性脓胸效果确切、安全可行。
徐主任呼吁:和肺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广泛共识一样,结核性脓胸治疗关口前移同样重要,早期治疗可以避免结核性脓胸导致的复杂而且严重的不良后果,节约社会卫生资源。医院的社会责任,要求我们不但掌握超长的专业技能去时刻准备处置一些疑难、复杂的病例,更要求我们有义务,推广结核性脓胸早期治疗技术和理念。真心希望临床工作中如本文的复杂的病例越少越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