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然市场净回笼切合中性基调
到期量增加、对冲压力增大正回购操作或再加码 3月28日,央行展开300亿28天正回购,公然市场操作延续春节后连续净回笼格局。全部一季度,央行累计从公然市场净回收货币7060亿元,创历史次高。市场人士指出,面对通胀抬头与房价上涨的硬束缚,偏松的货币政策难以维系,政策基调正回归中性,但从紧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均不强。未来一段时间,正回购工具将继续占据公然市场主力位置。随着到期资金增多,正回购操作力度或适度提升,期限可能拉长。 季度净回笼创历史次高 周四,央行以300亿元正回购交易,结束了全周、全月和全部一季度的公然市场操作。 央行公告显示,本周二、周四,央行分别展开320亿元和300亿元的正回购操作,期限均为28天,招标利率持平于2.75。而据Wind数据,本周公然市场唯一50亿元正回购到期,因此全周实现资金净回笼570亿元。这也是央行公然市场操作连续第六周净回笼资金,6周累计净回笼10680亿元。 从全月的角度看,若无其它操作,则3月份公然市场将净回笼1530亿元。今年1、2月份分别为净回笼3000亿元和2530亿元。全部一季度,公然市场净回笼范围到达7060亿元。这是2012年2季度以来,公然市场操作首次出现季度净回笼,且范围仅次于2007年一季度,为历史次高。 回笼为对冲政策持中性 在货币政策稳中偏松近一年后,央行恢复正回购操作,并在公然市场大举回笼货币,不由得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收紧的耽忧。 今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恢复性增长、社会融资总量屡创新高,显示宏观流动性已比前期有所好转,而通胀预期抬头和房价加速上涨,则为货币政策继续偏松带来硬束缚。很多分析师认为,以2月19日央行重启正回购和3月1日“国五条”发布为标志,货币政策的拐点已确立。不过,多数观点亦指出,这1“拐点”宣布了货币政策实际偏松阶段的终结,但并不是意味着未来政策可能步入持续性收紧的进程。一方面,房地产严厉调控将平抑市场过于乐观的经济预期,另一方面,3月份通胀超预期回落概率增加,因此货币政策暂时没有全面收紧的迫切必要,未来货币政策将回归到中性的基调。 在流动性层面,货币政策的奥妙变化,意味着自去年央行展开逆回购以来流动性逐渐宽松的趋势已到头,未来资金价格难以再大幅着落,但也不会马上收紧。事实上,从近期货币市场利率走势上,也看不出央行有明显收紧货币政策的意图。当前正值季末,货币市场流动性仍相对充裕。3月28日,隔夜、7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分别收在1.74和3.17,前者处于2011年4月以来的最低位置附近,后者处在今年以来的均值水平。 某券商分析师表示,正回购招标利率延续稳定,显示央行对流动性的态度意在维稳而非收紧,未来央行公然市场操作将视流动性供求灵活调解,以保护流动性的公道适度和资金利率基本稳定局面。 到期量增回笼谋变 展望4月份,除外汇占款有望继续增长以外,公然市场到期资金量增加也给央行对冲带来了更大压力。 从外汇占款来看,经济恢复与资本外流势头减缓,使得今年外汇占款较2012年同比改进的预期比较明确。近期人民币即期汇率仍延续高于中间价,显示私人部门结售汇意愿仍高,3月份新增外汇占款范围可能不低。 医治白癜风要多少钱从到期情况看,4月份公然市场到期可释放的资金显著增多。1是,正回购到期量由3月份的450亿元增加至1980亿元;二是央票到期从无到有,4月为1050亿元,两项合计约3000亿元。 综合分析,虽然4月份财政存款一般增加较多,过去两年平均为4000亿元,但考虑到外汇占款、公然市场到期和财政存款清缴集中在月下旬等因素,4月份流动性仍有阶段性进一步趋松的可能。分析人士指出,鉴于白癜风症状图片目前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且中央要求切实下落融资本钱,未来一段时间内,期限较短、操作可逆的回购工具依然是央行公然市场操作的首选。而随着到期资金增多,在流动性进一步趋松的条件下,央行可能适当加大正回购操作力度,期限也可能延长,以提升资金冻结时效。若外汇占款超预期增长,则不排除央票重启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