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线抗结核药品已成为影响耐药结核病防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中国是全球排序第二的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每年发现报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80万,其中约有5.8万是耐多药肺结核患者。

然而,每年中国接受耐多药肺结核规范治疗的患者只有6,人左右。与药物敏感性肺结核6~8个月的一线抗结核治疗相比,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需要同时使用4~5种二线抗结核药物治疗18~20个月,而且治疗难度很大,不良反应多,治疗成功率低。全球耐多药肺结核平均治疗成功率仅为50%,中国只有41%。耐药结核病已经成为我国和全球最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

WHO于年12月和年3月分别发布了《MDR/RR-TB治疗指南》和《耐药结核病整合版治疗指南》。

根据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最新证据,将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二线药物按照优先级别重新分为3组。

其中A组为首选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贝达喹啉和利奈唑胺;B组为次选药物,包括氯法齐明、环丝氨酸/特立齐酮;C组是A组和B组药物不能组成有效治疗方案时可以添加的药物,包括乙胺丁醇、德拉马尼、吡嗪酰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阿米卡星(链霉素)、乙硫异烟胺或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见表1)。

这一分组与WHO既往的指南有较大变化,包括将氟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贝达喹啉和利奈唑胺三种最有效的耐多药肺结核治疗药物列为A组药物,将氯法齐明、环丝氨酸/特立齐酮列入B组,制定方案时优先从A组和B组中选择至少4种有效药物;口服药品优先考虑等。这些变化给耐药结核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我国也将根据WHO指南原则,尽快制定我国耐药结核病诊疗指南。

然而,二线抗结核药物的可及性和患者负担始终是耐多药结核病防治中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engshw.com/jhrs/87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