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4日
年3月24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这个主题寓意着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的情况下,另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也是当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防治工作时不我待!我们呼吁大家继续团结一心、共同携手,积极为消灭新冠肺炎疫情、遏制结核病流行而不懈努力,并为消除这两种传染病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力量。
每年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医院通过广泛动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强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不断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进早日实现终止结核病流行的目标。
认识肺结核以及如何防治肺结核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体内所致的初发或继发性感染,为一种慢性、缓发的传染病。结核杆菌可侵及多个脏器,其中80%发生在肺部。结核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为次要途径。
一、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也称结核中毒症状。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呼吸系统
1、咳嗽、咳痰
通常为干咳或带少量黏液痰,继发感染时,痰呈黏液脓性;合并支气管结核可出现刺激性干咳。
2、咯血
约1/3患者有不同程度咯血,痰中带血多因炎性病灶的毛细血管扩张所致;咯血易引起结核播散。
3、胸痛
病灶炎症累及壁层及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一般多不剧烈,随呼吸及咳嗽而加重。
4、呼吸困难
重症肺结核时,常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
诊断
1、菌阳肺结核
痰涂片和/或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并具相应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可诊断。
2.菌阴肺结核
诊断比较困难,符合以下4项中至少3项时临床诊断成立:
(1)典型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
(2)临床可排除其他非结核性肺部疾患;
(3)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试(PPD试验)强阳性(硬结直径多20mm或不足20mm但有水疱或坏死的为强阳性);
(4)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效。
二、分型
1.原发型肺结核
多见于少年儿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包括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多见于婴幼儿和青少年,特别是营养不良的小儿、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多同时伴有原发型肺结核。
3.继发型肺结核
多发生在成人,病程长,易反复。根据肺部影像学特点,分为:浸润性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结核球、干酪样肺炎、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
三、患者教育
(1)肺结核患者的消毒与隔离
①咳嗽、打喷嚏和高声讲话时不能直向旁人,同时要用手或手帕掩住口鼻,手帕应煮沸消毒;
②不随地吐痰,做好痰液的消毒处理,痰吐在纸上和擦拭口鼻分泌物的纸张一起烧掉;
③患者所用食具应于餐后煮沸消毒;
④将患者所用卧具每日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
⑤密切接触者应作卡介苗接种。
(2)增强体质增加髙蛋白和维生素的摄人,日光浴。
(3)肺结核进展期患者应卧床休息,尤其是有发热、咯血和肺代偿功能不全者;没有明显中毒症状者可进行一般活动,保证充分休息时间;好转期过渡到稳定期,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不宜过度劳累。
(4)口服抗结核药应早晨空腹顿服,如果耐受性较差,可由医生决定改为饭后或分服。
(5)充分了解不良反应:一旦出现要及时报告医生。
(6)定期随诊: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请大家积极行动起来
践行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
共同遏制结核病疫情
终结结核病危害
▌图文编辑:王菲韩宝华
▌供稿:李学清
▌整理:兴凯湖农场党委宣传部、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