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咳嗽到底怎么治?
——访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陈灿关于呼吸内镜技术的应用
生活中,许多就诊者因对咳嗽不在意,加之诊断失误,常常误将支气管结核当作支气管炎进行治疗,从而加重病情,延误了治疗。近日,笔者走进医院呼吸内科,采访了主治医师陈灿。她告诫广大患者咳嗽似小,但不可忽视小觑,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详细介绍了呼吸内镜应用技术对于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有效、快速、便捷的疗效。
呼吸内镜成为治愈支气管结核的“绝招”
“大夫,我最近怎么老是咳嗽。片子拍了,药也吃了,针也打了,就是不见好。”近日,在医院呼吸内科门诊上,来了不少类似状况的患者。
对此,该科主治医师陈灿解释到,咳嗽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因此很多人都不会太重视,但它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某种疾病,因此上述情况在她们接触到的病患中并不鲜见。据今年30岁患者宋女士告诉笔者,她因咳嗽3月余就诊,自己认为是“感冒”,便在家口自行服用“感冒药”后仍无好转,后曾在居住地进行胸部CT也未见异常,医院考虑“支气管炎”,给予抗感染,但止咳治疗无效;而患者刘先生也是于1年前因感冒受凉后出现咳嗽、伴气喘,自己未予重视,自行在家中口服药物,医院输液治疗,气喘症状逐渐加重,休息时即会出现明显气喘,无法平卧。
在收治上述两位患者后,陈灿便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宋女士左下叶背段支气管内有大量干酪样物质附着,刷片提示抗酸杆菌4+,诊断为“气管支气管结核”,在采用呼吸内镜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后咳嗽症状明显好转;刘先生也在此项技术的运用下其右主支气管管腔完全通畅,气喘症状消失,可以自行外出活动。
呼吸内镜技术何以成为患者福音?
那么,是什么让他们从久治不愈逐步走向康复呢?“近年来,呼吸内科医生逐渐认识到内科胸腔镜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我们也觉得这项技术检查创伤极低、合并症极少、检查的费用也低廉,住院仅2~5天,最重要的是能解决临床重要的诊治问题。内科胸腔镜技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技术的进步,设备改进,镜体的外径很小,创伤更小,高水平的光源使微细化的内镜获得高清晰图像。良好的局部麻醉和镇静使操作更简单和安全。更重要的是有大量的病人需要这方面的检查。”陈灿告诉笔者。
自年医院引进呼吸内镜技术以来,现共有荧光呼吸内镜3台,年应用例数从数十例增至到了目前的余例。陈灿介绍说,内科胸腔镜技术的关键是“内科”,即由内科医生操作专用的内科胸腔镜设备进行的以胸膜病变的诊断为主,运用球囊扩张技术、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手段的内镜技术,适应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和胸膜肿块的病因诊断、肺弥漫性或周围型局限型病变的病因诊断、对纵隔、膈肌、胸壁和心包等部位的病变作诊断和鉴别诊断、顽固性气胸的病因诊断和治疗、胸部创伤的诊断和治疗、顽固性脓胸的病因诊断和治疗、胸膜腔内取异物等病症。
内科医生使用内镜诊断和治疗胸腔疾病已接近百年,我国内科医生使用内科胸腔镜技术也有近15年的历史。它与一直以来我国医生认识的胸腔镜(即外科胸腔镜)不一样,内科胸腔镜和外科胸腔镜的区别主要在于:内科胸腔镜主要是用来诊断胸腔疾病,而外科胸腔镜是利用内镜的帮助进行微创的胸腔外科手术。外科胸腔镜在手术室内,使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进行,多个胸腔的进入点,并借助复杂的手术设备以及通用的外科设施,应用的设备价格达数十万。而内科胸腔镜可在内镜室进行,局部麻醉,清醒镇静,设备较为简单,操作也简单易懂,医院使用。
此外,呼吸系统疾病是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具备多年此类疾病治疗经验的陈灿建议:抵抗力弱的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减少出门,或者户外活动。注意保暖,尽量避免受凉;如果外出可以戴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棉质口罩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适当的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患者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要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种多样的蔬菜搭配,这样对我们自身抵抗力及抗氧化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好的作用;注射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每年在即将进入流感高发期前注射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患病率。
治白癜风哪里好北京的权威白癜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