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疾病中,结核病和胸部肿瘤在影像上有的时候会很相似,我们不能被它的外表所迷惑,要深入地去看一下,包括患者身体的各项体征。”医院胸外一科主任王子彤在京晋胸部结核及肿瘤治疗交流学习班上分享着自己的经验。
日前,由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山西医院共同承办的年京晋胸部结核及肿瘤治疗交流学习班成功举办。除承办单位外,学习班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结核科、胸外科、内镜科、影像科等知名专家一起分享经验,就结核病及胸部肿瘤疾病的治疗方式方法,耐药结核病的诊治进展,以及肺癌、肺结核外科的难点、热点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鉴别诊断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不少结核病变是被诊断为恶性结节而手术的,所以我们看到肺结节的时候不能忽视结核的可能。”培训班上,医院影像科侯代伦教授、结核科刘荣梅教授、支气管镜治疗科丁卫民教授、胸外一科阮军忠及杨志教授分别从“医学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耐药结核的新的诊断方法及治疗进展”“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及胸部肿瘤临床进展”“胸腔镜治疗结核性脓胸治疗的经验”以及“多发磨玻璃结节外科治疗的经验”等方面为学员进行了精彩的讲座。
除此外,山东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金峰教授与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宋言峥教授也分别从“肺结核合并肺癌诊断的有关问题”和“中国耐多药和利福平耐药肺结核外科治疗专家共识”两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培训班班主任、医院胸外一科主任王子彤教授在发言中表示,随着结核药物的应用,肺结核、结核性脓胸等需要外科治疗的病例越来越少,但由于药物不规范应用等导致目前耐多药甚至全耐药结核病例逐渐增多,及早的外科介入才是治疗这部分患者有效的办法。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及大众对肺癌早诊早治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肺部结节被发现,尤其是多发结节是目前治疗的难题,准确判断多发结节的性质对于鉴别肿瘤的分期和制订后续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他说,当怀疑是多原发肺癌时应根据患者心肺功能和结节的影像学表现决定是将病灶全部切除还是部分切除。主要原则为行多发病灶部分切除时应切除主病灶。其中,多发病灶全部切除时应根据术者经验等选择是行同期还是分期手术,而对于高龄患者则应根据肿瘤浸润程度(AIS,MIA和贴壁样生长浸润性腺癌)需综合考虑术后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获益情况,经多学科会诊权衡利弊并慎重选择手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