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抗疫一线时刻准医院感染

感染科是看什么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恐怕很少人知道感染科。即使是医护人员,如果没有接受相关培训,对感染病学也感到陌生。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大家才猛然发现,各个省市成立的新冠肺炎医疗专家组都有感染科专家的参与。感染科专家在制定诊断方法、选择救治措施、判断疾病进程等等新冠肺炎诊治的关键点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疫情,感染病学突然站在聚光灯下,有了“存在感”。

▲林赛金主任在查房

“有些人一听到感染性疾病科就很害怕,对感染病学也感到陌生,总觉得是有传染病才会来这个科看病,我希望大家增加对感染性疾病科的了解。”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赛金说。林赛金从事传染病治疗及预防工作已30年,是南平地区感染性疾病、肝病学科带头人,福建省医学会感染疾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她与全科同事总是站在防治一线,长期与乙肝、结核病、艾滋病等各种流行性传染疾病患者“零距离”陪伴,能在第一时间甄别流脑、疟疾、恙虫病、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等传染病,成功抢救多名危重症传染病人。

过硬技能惠百姓

林赛金介绍,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的疾病。“过去,我们更多地讲‘传染病’,传染病其实是感染疾病中特定的一类,因为它容易在人群中传播,所以特别容易引起大家的重视,也容易带来社会的恐慌。”

作为医院最重要的科室之一,感染性疾病科是南平市非典、危重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霍乱、危重医院;是南平地区重大传染病定点救治专科;南平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挂靠点;该科室今年还获得南平市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曾有一名20岁的女孩患颈淋巴结核,在福州、西安等地诊治两年做了3次手术未见好转。年,当女孩的母亲找到林赛金时几乎绝望,正好林赛金治愈过类似患者20余例,经过1年半内科保守及外用药的治疗,女孩完全康复,目前未再复发。林赛金向记者介绍:“科室收治很多这种具有高传染性的疾病,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新发传染病,不管对疾病存在多少未知数,我们都无条件地接收、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科室医务人员勇于承担的毅力和勇气,为科室形成强大的综合实力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基因。

在日常工作中,林赛金成功抢救多名早、中期肝衰竭患者。经常与介入科合作,成功抢救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肺结核支扩伴咯血患者。与ICU、血液透析科合作,成功抢救多名因各种原因无法入住ICU的危重症传染病患者。

“鉴别各种发热原因是我们的工作,在长期发热的病人中,要及时诊断出伤寒、结核、恙虫病、白血病、肿瘤、药物热、自身免疫系统等疾病。”林赛金说:“第一时间诊断出当地罕见传染病和国外输入的恶性疟疾患者,为新发病例的及时诊断和传染病疫情控制赢得时机,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

年至今,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共接诊排查疑似来自南平地区手足口病患者3万余例,收住院约余人次,治愈率达99%,建立了危重手足口病临床路径,同时负责全市艾滋病诊断、并发症治疗及门诊抗艾滋病免费药品发放工作,设立艾滋病咨询专用电话,发挥了预防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排头兵作用。

疫情一线排头兵

非典、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霍乱、手足口病……每一次重大疫情的发生,感染性疾病科一定冲锋在前。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林赛金带领着团队始终在抗疫一线,筑牢“防疫墙”。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感染疾病科突然成了抗疫一线,全科25名医护人员把隔离确诊及疑似病房当战场。林赛金叮嘱,“累了容易感染,不要硬扛,谁真累了就说出来。”但进隔离病区的11位医生护士,没有一位退缩。

风雨同舟,爱心守望。82岁确诊患者吴某,耳朵听不见,护士耐心喂饭、喂药,贴近他耳边询问病情。一位8岁的疑似患者要咽拭子采集,小朋友因恐惧而拒绝配合,僵持许久,科室护士长郑寒思蹲下身子对小朋友说:“好孩子,阿姨和你玩个游戏,你只要张开嘴巴,这个棉棒会变成一朵小红花。”当班护士快速完成采集,小朋友领到了棉签棒和纸巾做出的小花,开心地笑了。

疫情期间,医院共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0例,疑似患者11例,发热留观患者78例。经过感染性疾病科全体医护人员历时40天的努力,实现新冠肺炎病人“0”死亡,医务人员“0”感染,出院人数占比%。“疫情不消除,我们不言退。”林赛金说。

目前,林赛金正医院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她不仅要每周到结核门诊、感染疾病科坐诊,还要带领队伍经常下到基层,医院开展艾滋病门诊,促进了南平地区艾滋病防治队伍健康发展。

不畏艰险勇向前

林赛金介绍,就传染病而言,随着医学进步及疫苗接种,传统传染病会越来越少。但不断出现的新传染病,对整个社会经济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更大,感染性疾病科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

目前,感染病学科正处于艰难转型时期,对于感染性疾病科医生来说,不仅要提升感染性疾病诊疗能力,还需要全面掌握抗菌素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及病毒、细菌、真菌疾病等临床相关知识;不仅要有使用呼吸机、纤支镜、血透机危重症的抢救能力,还需要对呼吸、风湿、血液、心血管等相关疾病有鉴别诊治能力。这样的医生才能有应对和处置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以及诊治不明原因发热、多重耐药菌感染、复杂感染和重症感染的能力。

“感染性疾病科将在今后突发、新发公共性卫生事件中承担重要责任,对于新发疫情,我们全科上下将全部动员起来,积极参战。”林赛金经常向同事强调做好职业暴露防范的重要性,加强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在抗疫一线时刻准备着。

来源:闽北日报(张伟)

编辑:张彬倩责编:张旭东

编审:汪海清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engshw.com/xbjhwh/12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