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传新通讯员陈亚男
当前,正值新冠病毒和结核病感染高发期,这两种同属于“乙类乙管”的呼吸道传染疾病,其病症均为咳嗽咳痰、发热、呼吸道感染,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咳血等严重后果。两“毒”不期而遇,患者病情愈加危急。
面对严峻复杂的新挑战,医院作为我省唯一一家三医院,成为疫情防控中防治结核的主战场。在这场大战中,医院竖起两面旗帜,一面战疫情,一面抗结核,全力保证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统筹调度高位推动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转入以‘保健康、防重症’为重心的新阶段,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上来。”医院党委书记王枭冶表示,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做好新冠、结核患者收治救治工作。
“新十条”颁布后,作为医疗救治最前线,医院第一时间研究部署、第一时间投入抗疫,同时间赛跑,用使命担当,决战决胜这场抗疫。医院相继出台《关于现阶段新冠肺炎患者收治流程与疫情防控工作的规定》《医院关于成立新冠危重症救治专家组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确保决策不走样,科学有序统筹全院做好疫情防控。每日召开疫情防控日调度通报会,因时因势、动态优化各项防疫措施,迅速解决院区救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确保“新十条”不加码、不走样,过渡阶段平稳有序。
分片收治分区扩容
“我爸的核酸结果是阳性。咳嗽咳痰近一个月,最近又开始发烧,医院做的检查,医生说得的是肺结核和新冠,让我们到这里来治疗。”
“好的,马上为您安排进一步诊疗。”
“新十条”发布后,医院立即响应,与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百余家医联体成员单位联系,建立起急重症患者双向转诊制度,并搭建“结核合并新冠治疗技术问诊平台”,多学科专家24小时在线答疑,确保将重点人群的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落到实处,医院应有的作为担当。
大量新冠患者收治入院,如何做到新冠与结核不互相感染?
该院负责人介绍,医院积极施策,设立新冠肺炎阳性门诊、阳性病区和缓冲病区,分区诊治落实到位,发热门诊提供“一站式”服务,分时段预约诊疗。同时,打通全院所有科室,将呼吸内科、骨科用于新冠患者救治,其他科室预留部分床位给新冠患者,确保新冠、结核病患者分区救治,避免两类传染病相互感染。
创新方案科学救治
“石主任,谢谢您和医护团队的精心照顾,我才能好得这么快……”1月16日上午,即将出院的李爷爷在家属的陪伴下来到医生办公室深情致谢。
今年89岁的李爷爷因患上危重型新冠合并肺结核,导致胸闷气促、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危难之际被紧急送进医院。多学科专家迅速集结,经通力合作,医护人员24小时不间断精心护理,病情逐渐好转,成功康复出院。
为最大化重症医疗资源配置利用率,医院第一时间汇集院内专家力量,成立了重症救治专家小组。小组以副院长为组长,医务部牵头,召集重症监护科、呼吸内科、耐药专科、中西医结合科等多学科专家为组员,形成高水平、专业化的对症救治“智囊团”。针对在院新冠危重症患者及时开展每日病情评估,采取“一例一案”治疗策略,充分发挥多学科会诊作用,努力减少新冠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
院长何晓表示,疫情防控既是一场大战,也是一场大考,比拼的是责任担当,考验的是扎实细致。全院齐心,集中力量,创新方案,科学救治,全力做到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和结核病防控两不误,为患者筑起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