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兰历史文化游二

呼兰历史文化公园

呼兰历史文化公园位于呼兰老城区东南,南抵呼兰河畔,西邻医院,总占地面积8.13公顷,公园内现存百年大树上千棵,拥有文庙、石公祠、钓鱼台、疗养院水塔等历史建筑。年以来,呼兰区政府对文庙和历史文化公园内其他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修复后公园分为三个区域,北部区域以文庙为核心,为历史文化景观展示区;中部以休闲为主题,为市民公共活动区;南部以石公祠建筑组群为主导,形成自然景观与古典建筑相融合的观赏区。

呼兰文庙

呼兰历史文化公园内的重要景点文庙是目前我省仅存三座文庙之一,建于年,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80多年风霜雪雨仍保存完整。呼兰文庙位于呼兰区建设街1号,医院院内。呼兰文庙占地面积约为平方米,是人们用来祭奠与朝拜孔圣人的场所。

呼兰文庙建筑群由崇圣祠、大成殿、东庑、西庑、大成门、棂星门、东华门、西华门、状元桥、月牙河组成。东西庑殿、大成殿和崇圣祠前后为一中轴线,布局左右相对,为清晚期古典民族式的建筑风格。大成殿建筑面积平方米,为砖瓦结构。四周修筑回廊,飞檐彩牙,正面8根红柱映衬木雕画门,端庄大方。东西庑殿对列于大成殿两侧,六根通天柱间排满彩门,与大成殿浑然一体。前牌楼主体结构为两排明柱,侧配斜脚,顶架横脊,脊下飞檐,檐下牙角,错落有致。中间大门上悬“棂星门”三字,东西配门各有横额,东为“道冠古今”,西为“德配天地”。牌楼深朱浅绿,彩绘云龙,工艺精妙。从前牌楼北望,大成门、东西庑殿、大成殿,一览无余,风采尽收。

呼兰文庙建筑古朴,雕梁画栋,是特点鲜明的一座清代庙宇,是东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文庙建筑。

石公祠

石公祠位于省四院院内距文庙米,始建于年。石公祠是为二十年代驻呼兰陆军中将绥海镇守使石德山将军建造的纪念堂。石公祠方位坐北朝南,东西长12米,南北宽9米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建筑风格为中国二十年代西式砖混结构。在距离石公祠南15米处有砖混结构的中式牌坊一座,错落单檐,四柱三门式。牌坊系用砖沙面水泥构成,无一木一钉,酷似石砌,正南面上端中间檐下铸有“带砺河山”四字,牌坊表面无雕画彩绘之渲染,结构严谨,做工考究,完全是中国古典式风格。牌坊前左右各有一座石碑。左为“石得山生平碑”。右为“大总统嘉奖令碑”为当时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所颁。

钓鱼台

钓鱼台又称钓台,位于石公祠南米处,由绥海镇守使石得山在年修建。钓鱼台主要有两个建筑。一是砖石水泥结构的一座牌坊。其建筑特点为中国三拱错落式牌坊,坊盖为青瓦。建筑表面用水磨石抹面,每个拱门均呈半圆形,每个拱门陈放石碑一通,均为“功德碑”,三通石碑碑文为“为国为民”、“丰功伟绩”、“名垂千古”。二是钓鱼台。钓鱼台距地面5米,北侧是步入钓鱼台上的台阶,共15级。南面有城堡式护栏。钓台上正中间,有石制方桌一个,四周有石凳4个。石桌的南北两侧上分别刻着“知足常乐、能忍自安”等文字。

俄式水塔

建于年,位于文庙南50米处。在抗美援朝时期,东北总工会为支援战争,保障生产,解决产业工人中严重流行的结核病,修建呼兰结核疗养院(现医院)。建院前先修建了此水塔,结核病防治院的用水均来自此水塔,延用至今。水塔的建设图纸由苏联专家设计,此水塔为砖混结构,圆柱形拱式,水塔高30米,周围长40米,俄式特色鲜明。









































北京那治疗白癜风好
寻常型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engshw.com/xbjhwh/3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