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今天的主角让·马克·加斯帕尔·伊塔尔
VictorofAveyron(c.–)是一个在法国发现的野孩子,不知所出,人们发现他的时候,估计他大概是12岁,处于青春期。在多次被收留和逃跑之后,他最终被一个叫让·马克·加斯帕尔·伊塔尔(JeanMarcGaspardItard)的医生收养,并起名为Victor。伊塔尔医生花了五年的时间来教育Victor,可是最后没有成功,Victor除了会说几个简单的词语外,不能同人类用语言交流。(伊塔尔医生这段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启迪了后来的「蒙式教育」理念)。
甚至这件事还被改编成了一部影片--
今天讲的则是这位仁兄的另一大发现--
他于年最先识别气胸。之后其导师雷纳克于年亲自描述这个病。
所以“气胸”是什么呢
所谓气胸实际上和肺部有关
(以上是肺的示意图)
(图中是一位右侧气胸患者的电脑断层扫描影像。在胸腔的边缘有着引流管,而图中黑色一片就是邻近于肺膜间(黑)和肋骨(白)的内腔。心脏则在图中央。)
气胸是指气体不正常地进入胸膜腔,导致肺叶跟胸壁分离,形成积气状态,影响患者呼吸
气胸类别分为以下两类
1外伤性气胸
闭合性气胸
开放性气胸
高压性气胸
2自发性气胸
外伤性气胸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胸壁上的伤口在愈合之前发生了意外。
闭合性气胸:患者胸部的伤口在漏入一定量的外界空气后愈合了,并不再有外界空气入侵,胸膜腔中积累的气压的高低与气胸对患者的影响程度有关,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患者身体的正常呼吸循环,单靠肺组织自然的吸收是不够的,需要人工进行胸部穿刺,抽取胸膜腔中积累的空气,降低肺压,使肺组织扩张,继续正常的呼吸。
开放性气胸:指患者的胸壁受到损伤后,外界空气自由地由胸壁上的伤口进入患者的胸膜腔,积累,肺脏萎陷,不时便会使患者呼吸困难。胸壁伤口的大小与气胸对患者肺脏是施加的压力而导致的肺萎陷有着直接的关系。需要及时愈合胸壁的伤口、穿刺胸部做漏气解压,当胸膜腔内的压力高过外界的大气压力时,患者身体的整个肺组织、循环和呼吸系统均会受到严重的障碍。对患者的呼吸循环周期产生纵隔摆动,引致患者神志不清,甚至缺氧、休克。
高压性气胸:当患者胸壁的伤口未能及时愈合,胸膜腔内积累的外界空气对肺组织施加的压力高过外界的大气压力,这时胸部已形成高压区域,产生对患者的生命危险。这种高压性气胸患者胸部的伤口已形成单向活瓣,即单向体内吸进空气,而空气一旦侵入患者体内伤口的活瓣便随即闭合,使空气无法逸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医疗人员能够通过胸部穿刺为患者的胸部解压一时,但在解压后不久,胸部的压力会再度上升。
如果三类感觉很难懂的话我们来打个比方:
假设你现在正在呼吸(废话你现在当然在呼吸==)而且
闭合性气胸相当于有人把你的口鼻缝上,里面有气,这时候你会有一点难受。
开放性气胸相当于你张大口鼻任由空气进入而你不能呼出空气。这时候你就会感到很难受了。
高压性气胸则相当于你不断的自主吸入空气,但是!不可以呼气只可以无止尽的呼入空气,这时候就是难受的要炸了。
也就是说如果不处理开放性气胸严重者就会变成高压性气胸!
接下来就来介绍我们更加玄乎的自发性气胸
顾名思义,外伤性气胸是由外伤而导致的
那么自发性气胸就可以说是由内伤导致的
自发性气胸是一种慢性的胸部内科疾病,成因较多。病人的支气管、胸膜或肺大疱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压缩肺组织,使患者呼吸困难。胸部的气体需要被抽出,一般是用抽气针来做。自发性气胸一般发生在高而瘦的青年人身上,由于一般男性比女性高,男性发病率较高。一般发病人高而瘦,约15至40岁的人身上发生,特别会在年轻人身上发生。其他自发性气胸的病因包括:
肺结核
肺炎
哮喘
肺纤维化
肺癌
空隙性肺病
气胸的处理
(1)斜坡卧位,吸氧。
(2)抽气减压:套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必要时负压吸引。
(3)轻度(如肺压缩不超过20%)可不抽气。经休息,气体可自行吸收而痊愈。
(4)内科治疗无效者,可采用胸腔镜或开胸肺组织裂口修补手术。
气胸的并发症
1.胸腔积液发生率30%~40%,对于开放性气胸者易发展为脓气胸。
2.脓气胸继发于金葡菌、厌氧菌或革兰阴性杆菌引起脓气胸。
3.引起胸膜粘连带中的血管撕裂而导致血气胸。其病情轻重与撕裂的血管大小有关。4.慢性气胸部分老年气胸患者由于基础病变的原因以致气胸延续3个月以上。
6.呼吸衰竭这是继发于COPD的老年气胸。
7.循环衰竭多并发于张力性气胸。
8.心力衰竭多见于患有严重心脏病的老年气胸病人。气胸所致的低氧血症、感染、呼吸运动耗氧增加、心律失常等原因均可诱发心力衰竭。
最重要的是,自发性气胸复发率高达19%~36%,其中近70%在半年内复发,并可多次复发,尤其是仅给予一般疗法或穿刺排气者,胸膜粘连术复发率低。气胸的病死率为9%~32.9%。病死率与肺压缩程度成正比,高龄、基础病变严重、张力性气胸及有合并症者预后险恶。
下面几张图片你是否可以分辨出来患者们患的是哪边的气胸呢?
最后附上急救方法:
立即让病人取半坐半卧位,不要过多移动,有条件的吸氧。家属和周围人员保持镇静。
立即进行胸腔排气,这是抢救成败的关键。在紧急情况下,可用大针管以胶管连接针头,自锁骨中线外第二肋间上缘刺入1~2厘米抽气,即可解除病人呼吸困难。(非专业人士请勿轻举妄动)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维基百科互动百科及部分学术资料,论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