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有多年抽烟的习惯,长期咳嗽。昨天早上起床后,发觉右胸怪怪的,有点压迫感,呼吸不顺畅。以为过一下会好,就照常生活。今天一直没缓解,还多了咳嗽。医院,诊断为气胸,马上要做个小手术。
气胸是什么?会不会很难治?
什么是气胸?1胸膜腔胸腔,就像保温杯。
两层胸膜之间,
有个不含空气的密闭空间,
这个空间,就叫胸膜腔。
胸膜腔≠胸腔!
左右胸膜腔各为一腔,互不相通。
常态下,胸膜腔内为负压,两层胸膜紧密相贴,中间仅有少许浆液,起润滑作用。
2气胸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
(同理,胸膜腔内积脓,叫脓胸;积血,叫血胸。)
常见发病原因根据气胸形成的病因,分为自发性气胸和外伤性气胸两种。
自发性气胸
肺部疾病
(慢支、肺气肿、结核)
外力影响
(举重、剧烈咳嗽、屏气、大笑等)
↓
肺组织和脏胸膜破裂
↓
空气进入胸膜腔
外伤性气胸
胸部外伤
↓
胸壁穿透伤;
肋骨骨折戳穿肺、气管、食管
↓
壁胸膜或脏胸膜破裂
↓
空气进入胸膜腔
根据发病原因,自发性气胸又分为两种:
1、原发性气胸:没有肺部疾病的健康者,发生的气胸(瘦高男性易发)。
2、继发性气胸:在肺部疾病基础上产生(肺气肿、肺结核、肺癌等)。
自发性气胸外伤性气胸,谁更严重?决定着气胸严重程度的不是发病原因,而是:
破口状态、积气情况和腔内压力。
根据这些情况,临床上将气胸分为三种:
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
它们直接关系着气胸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
三种气胸的特点和治疗原则1、闭合性气胸不进不出(1)气体进入胸膜腔后,破口就闭合了,胸膜腔与外界不相通,气体不进不出。胸膜腔内压力仍低于大气压。
(2)起病前,可有持重物、剧烈体力活动、屏气、剧烈咳嗽、大笑等诱因。
(3)突感一侧胸痛、气促、憋气,可有咳嗽,但痰少。
(4)小量积气,通常先有气促,数小时后渐趋平稳。
(5)积气量大,或原已有较重的慢性肺疾病者,常不能平卧。
治疗原则(1)发生缓慢且量少者,1-2周可自行吸收,无需特殊处理。
(2)大量气胸,行胸膜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排除积气。
(3)抗感染治疗。
2、开放性气胸有进有出(1)气体随着呼吸运动,从破口处自由进出胸膜腔(有进有出),胸膜腔内压力等于大气压。
(2)两肺之间的食管、大血管和心脏等(统称纵膈),随着呼吸,左右摆动,严重影响血液循环功能。
(3)进入空气多时,伤侧肺将完全萎缩,丧失呼吸功能,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4)伤口在胸壁时,空气进出可听见吸吮样的声音。
治疗原则(1)紧急封闭伤口:在呼气末,用无菌或清洁物品封闭伤口,加压包扎,变为闭合性伤口,并紧急送医。
(2)缝合伤口、胸腔闭式引流排出积气;
(3)吸氧、纠正休克,抗感染治疗;
(4)根据情况,行手术治疗。
3、张力性气胸只进不出(1)破口形成单向活瓣,就像轮胎的气门,空气只进不出,越积越多,压力越来越大,也称高压性气胸。
(2)患侧肺被严重压缩,纵膈(食管、大血管和心脏等)向健侧移位,严重影响呼吸功能和血液循环功能。
(3)表现为:严重或极度的呼吸困难,表情紧张、胸闷、挣扎坐起、烦躁不安、发绀、冷汗、脉速、虚脱、心律失常,甚至意识不清,呼吸衰竭。
(4)有些病人,空气可进入皮下,导致颈部、面部、胸部的皮下气肿,触摸有捻发感。
(3)张力性气胸是可迅速致死的急危重症,需要紧急处理。
治疗原则(1)紧急送医,或拨打。医护人员紧急抢救:行胸膜腔穿刺,排气减压。
(2)进一步治疗:行胸腔闭式引流,抗感染,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
(3)根据情况,进行开胸手术治疗。
什么叫大量气胸?
小量气胸
肺压缩30%
中量气胸
肺压缩30%-50%
大量气胸
肺压缩50%
(胸片和诊断性穿刺,是诊断气胸的主要辅助检查。)
如何配合治疗与护理?1、卧床休息:严格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者取健侧卧位,以利于呼吸。避免情绪激动及说话过多,使胸内压保持稳定。
2、坚持吸氧:吸氧对气胸病人特别重要。胸膜对胸膜腔内的游离气体有吸收能力,肺压缩15%的气胸,完全吸收约需12天。如果吸氧,吸收率将提高3-4倍,积气量越大,吸收率增加约明显。
3、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腹式呼吸有利于促进排气,促进肺部膨胀。(具体方法参见文章《促进肺康复,一起来做“呼吸功能锻炼”》。)
4、配合完成胸腔排气术和胸腔闭式引流,做好引流管护理。(具体参见文章《胸腔闭式引流,病人该如何配合?》)
5、控制疼痛:及时向医护人员反馈疼痛情况,采用深呼吸、分散注意力、避免体位的突然改变等,缓解疼痛。咳嗽时,用双手按住患侧胸壁,减轻疼痛。根据情况,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及时反馈止痛效果。
6、进食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手术前,根据护士的指导,进行禁食水。术后6小时进半流食,第二天恢复普通饮食。
出院后应当怎样康复?出院后的康复,同样重要!
1、恢复期,胸部仍会有轻微不适及疼痛,但不会影响肩关节活动,早期活动应循序渐进。
2、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抬举重物,避免屏气、大笑,以免气胸复发。一旦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医院就诊。
3、肋骨骨折病人,3个月后复查胸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4、保持大便通畅,多食高蛋白、粗纤维食物,3天未解大便,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防便秘时大便用力,导致胸腔内压增高。
5、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积极治疗肺基础疾病。
6、约1/3自发性气胸患者2~3年内可能同侧复发,出院后尽可能避免引发气胸的诱因(如航空、潜水等),定期复查,及时就诊。
参考资料:
1、医院护理健康教育单《气胸》
2、《外科学》(第8版)主编陈孝平汪建平
3、《外科护理学》(第5版)主编曹维新李乐之
4、《外科护理查房》主编张伟英叶志霞
5、《内科护理查房》主编朱大乔丁小萍
欢迎点击右下角的“写留言”,
提出你的疑惑,分享你的经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