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删,稍微调整版面,重发
!这篇文章,本写于疫情期间,后因为一些原因,刚发又撤回了。
因昨日文章提到梁启超格外注重孩子们的乐观活泼精神,不许悲观入侵等。特找出此篇文章,章节有删减及调整。
《看病,看人,看见生命的光亮》。
年复一年,我目睹着无限生命因信心,勇敢,坚韧,宽阔而得以继续,故对个体康复力,生命力的景仰连绵不绝。本书的主旨便是要展现这些希望和光亮。
个体的思想以及精神状况,决定了个体的幸福感,甚至免疫力。
疫情期间,因缘际会,读到一本小书《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虽是医生手记,其实作者更多的是借案例来展现生命的希望和光亮。全书读下来没有任何阻尼之感,甚可废寝忘食。
作者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从精神医学到预防医学,再到全科医学,经验扎实丰富。更难得的是作者在描写医学案例的时候,文笔细腻,诙谐有趣,感情饱满,温暖人心,启人深思(文字水平远超于我)。
书籍的副标题是:看病,看人,看见生命的希望与光亮。
亦在后记里写出:年复一年,我目睹着无数生命因信心,勇敢,坚韧,宽阔而得以继续,故对个体康复力,生命力的景仰连绵不绝。本书的主旨便是要展现这些希望和光亮。
难得一见的好书,值得郑重推荐。
全书分身体,路上,人间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有十个左右的单独案例组成。
本文截取其中几个案例简单介绍,虽已较原文章有删减,但仍有些偏长,然值得耐心一读。
身体
身体,这一部分,以作者为精神科医生时的案例为主,由13个案例组成,挑几个其中比较有趣的写出。
案例3,对疾病的渴望。
病人甲40多岁,多年来总感觉周身不对头,喜欢看病,也常来精神科。认为自己五脏六腑都有病,从头发到指甲没有一处对头。但看起来身材匀称,姿态窈窕。
经历各种检查后,查不出什么症状,只好一再建议病人多运动,多锻炼身体,然而并没有得到认同。
几年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病人甲刚好看完病碰到了作者,喜形于色地冲作者喊:“我正想去找你,你看嘛,我得了肺结核了,都已经吃上抗痨药了。”聊完天后,病人甲兴高采烈地走了。
抗结核的药需吃一年,这一年病人甲过得很高兴,并围绕着结核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建立起新的交往圈子和生活内容,并触类旁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