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婴幼儿出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为最佳的喂养方式。但是目前,全球纯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率不容乐观,在我国30个省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6月龄内进行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只有20.8%,远未达到50%的预期目标。
母乳是新生儿和儿童营养中不可替代的食物,可降低国家和家庭的喂养成本。因其具有与奶粉不可比拟的优点,越来越被社会和家庭所重视。
多项研究表明,家庭支持对母乳喂养有显著影响,其中新生儿父亲的支持是家庭支持的主要部分,父亲支持在母乳喂养初期很重要且在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这篇文章也希望新手爸爸们能够用心看看。
1
母乳喂养益处
母乳喂养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具有较多的近、远期获益,包括降低降低母亲产后出血风险、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骨质疏松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并且可以直接降低婴儿传染病病死率和婴儿猝死症发生几率,可减少新生儿乳糜泻、儿童肠炎、白血病和淋巴瘤、呼吸道感染以及儿童期肥胖的发病率以及促进婴儿的智力发育等。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量和喂养时间,与宝宝成年以后的智商、情商、免疫功能、寿命等呈正比。
值得注意的是,初乳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与成熟乳相比,初乳中富含抗体、丰富的蛋白质、较低的脂肪及宝宝所需要的各种酶类、碳水化合物等,具有补充宝宝体内营养和增强宝宝身体免疫力的双重作用。
母乳喂养的母婴互动可使婴儿更有安全感,与母亲有更好的配合,表现也更乖。无论从家庭经济还是社会医疗费用方面考虑,母乳喂养更经济。近来,英国伦敦儿童健康研究所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母乳喂养长大的孩子比喝奶粉长大的孩子视力更好,而且视觉立体感也较强。可以想见,随着研究的深入,会有更多母乳喂养的独特优势将被我们发现,所以坚持母乳喂养,切不可留下遗憾。
2
母乳喂养姿势
①母亲体位及哺乳姿势。任何哺乳体位都需要保证母婴舒适,使母亲放松,受力部位有承托;怀抱婴儿时,婴儿的头和身体应呈一直线,婴儿的脸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喂哺时,母亲不仅需要托住新生儿的头和肩,还要托住其臀部。母亲应一手呈C字形托住乳房,并用食指支撑乳房基底部,手靠在乳房下的胸壁上,大拇指在乳房上方,两个手指轻压乳房,使婴儿容易含接。托乳房的手不要太靠近乳头,避免影响婴儿含接。
②婴儿含接乳头。每次喂奶时先将乳头触及婴儿上唇,引起觅食反射,当婴儿的口张大的一瞬间,让婴儿靠近自己,使他能大口地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入口中。含入后,可以看到婴儿的上下唇外翻,呈“鱼唇状”,婴儿口唇上方的乳晕外露比下方的少。如果婴儿含接乳头后,唇内卷,大部分乳晕露在口外,两颊吸吮时内缩,或母亲感到乳头疼痛,说明婴儿的含接姿势不正确,应及时纠正,否则易出现乳头皲裂。哺乳结束或需要中断哺乳时不能强行将乳头从婴儿口中拉出,应用食指轻压婴儿下颏,柔和地将乳头从婴儿口中退出。避免让婴儿含乳头睡,以免乳头浸软易裂。
3
如何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原则: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1.早接触即孩子出生30分钟内就与母亲有身体的接触,接触时间要达到30分钟以上。顺产的新生儿,出生擦干净后,趴在妈妈的胸、腹部盖上干净的毛巾和被子即可。对于剖腹产的新生儿回到病房后,新妈妈可以对新生儿进行抚摸,也可以将新生儿放在自己的胸前,和妈妈进行肌肤接触,能使婴儿有安全感,还能保持婴儿的体温,增进母子感情,同时减少婴儿哭闹。
2.早吸吮。通过吸吮的动作能使乳头传出的感觉信号经传入神经至下丘脑,通过抑制下丘脑分泌多巴胺和催乳素抑制因子使腺垂体催乳素呈脉冲式释放,促进乳汁的分泌。同时刺激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3.早开奶。对于顺产的新生儿出生30分钟内即与母亲早接触吸吮,早吸吮能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尽早吸吮母乳,使婴儿能从母亲的乳汁中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即增强了婴儿的体质又减少了疾病的发生,从而达到婴儿减少疾病发生的目的;同时还能促进肠蠕动,使新生儿经过肝脏分解的胆红素尽快随着胎便排除,以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4
母乳喂养禁忌
当然,并非所有的妈妈都适合哺乳。
母乳喂养主要有四个禁忌症:(1)宝宝有先天性代谢疾病,比如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等;(2)妈妈有活动性肺结核;(3)妈妈正接受肿瘤放疗等特殊治疗;(4)妈妈有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艾滋病毒、乙肝病毒等病毒感染以及局部皮肤有病毒性疾病或损伤者。
5
哺乳期保健要点
1.饮食。饮食要丰富,应选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排骨、蔬菜等。需保证各种维生素的摄取,多吃含纤维的食物,多饮水,保证大便通畅。禁食辛辣食品,如辣椒、酒、咖啡等,避免乱服药物;同时也要避免食用韭菜、香菜、母鸡等,减少类雌激素的摄入,以免影响泌乳。
2.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居室环境要安静、卫生,按时通风,避免受风、受凉。
3.护理。哺乳期间,勤换内衣及被单,勤洗澡,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定时哺乳,养成婴儿不含乳头睡觉的习惯;每日清洁乳头1~2次,不用过于频繁,哺乳结束挤出一滴乳汁涂抹在乳头上,让其自然干燥形成一层保护膜,以防止乳头皲裂的发生。
4.情绪。哺乳期间,应保持心情愉悦。绝大多数产妇在生产后心理变化较大,因此家属应当多与新手妈妈进行沟通,缓解不良情绪,保持良好心情,方能更好地进行母乳喂养,避免乳腺疾病的发生,为宝宝营造健康和谐的生长环境。
5.运动。自然分娩、没有产后大出血情况的新妈妈们在产后2~3天就可以下床走动,3~5天后就可做一些收缩骨盆的运动,产后2个星期,就可以做柔软体操或伸展运动;剖宫产的新妈妈们则要视伤口愈合情况而定,一般来说,产后1个月可开始做伸展运动,至少要等到宝宝出生6-8周之后才可以进行一定强度的身体锻炼,比如做一些轻度的有氧运动,如健步走。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推荐妈妈们适量参加体育活动,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中医乳腺门诊位置:南区门诊综合楼3楼西北角
-
预告
3月18日晚18:30——20:30有关于哺乳期女性以及儿童相关问题的直播,有兴趣的朋友们不要错过!
原创省妇幼中医就诊攻略——尽在掌握
原创春雷滚滚始惊蛰——养生杂谈
原创针灸减肥门诊——让您跟“肉肉”说“拜拜”
-
预约-
急诊-
传真:-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