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核病离你很远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

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也许你觉得,现代医学的发达使得结核病离我们很远,但事实是,结核病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什么是结核病?人体哪些部位都可能得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在历史上,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是危害人类的主要杀手,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仅从年发现结核杆菌的余年来,就有2亿多人的死于结核病,故有“白色瘟疫”之称,十痨九死之说!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全身各器官均可发病,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肺结核属于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全球和我国各级政府控制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

结核杆菌还可以由肺部病变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播散到人体全身多个脏器,如淋巴(淋巴结核)、胸壁(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支气管(支气管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性脑膜炎)、消化系统(肠结核)、泌尿生殖系统(肾结核)、骨关节(骨关节结核)、女性生殖结核等,统称为肺外结核。

谁都得过肺结核病?

国内:中国文豪鲁迅、著名主持人汪涵、华人首富李嘉诚、企业名家俞敏洪和著名女作家林徽因,都曾得过结核病。

国外:英国大诗人济慈在年写了一首诗:“年纪轻轻的,就长得脸色苍白,瘦骨怜晌,不久归道山……”两年后,他死于肺结核,享年才26岁,那首诗就是他自己的写照。济慈生存的年代,正是肺结核最猖獗的时代,肺结核是那时候病死原因的祸首。为此,济慈特别为结核病取了一个绰号:“人类死亡的队长。”

除了济慈外,跟他齐名的英国诗人雪莱、《金银岛》的作者斯蒂文森、钢琴家萧邦及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等知名的文艺人士都得了肺结核。

从15世纪的模特西蒙内塔·韦斯普奇,到20世纪20年代的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和30多年前的电影明星费雯·丽,这些美的寄寓者和美的创造者遭到这种疾病的袭击后,像花朵一样的枯萎、凋谢,令人不胜叹息,使人无比怀念。

文学作品:很多文学作品里都有肺结核的身影,《红楼梦》里弱不禁风的林黛玉、《三国演义》里吐血而死的周瑜、鲁迅笔下吃人血馒头治病的华小栓。鲁迅在《狂人日记》里借狂人的嘴提到过:“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那时候肺结核还属于绝症。

结核菌卷土重来

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BCG的研制成功及四五十年代抗痨药品问世后,人类找到了控制结核病的方法,结核病已由原来被称为“十痨九死”的疾病变为一个病因明确、防有措施、治有办法的疾病,使结核病的疫情一度大幅下降,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尤为突出,人们曾乐观的认为结核病防有措施,治有办法,一度忽视了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然而从二十世界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世界人口的绝对增长,流动人口的增多,耐药结核病的产生,TB/HIV的双重感染,特别是人们放松了结核病控制工作等多种因素,使结核病卷土重来,成为当前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不得不于年史无前例地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确定每年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年再次指出“遏制结核病的行动刻不容缓”,并把结核病列为全球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

如何防止结核菌的传播?

肺结核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结核病人咳出的含有结核菌的飞沫可漂浮在空气中,或者随地吐痰干燥后二次扬尘飘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结核菌受感染后,可在身体内长期存在,仅有少部分人在抵抗力降低时发病。幼儿、青春期少年、老年人和营养不良、矽肺、糖尿病患者、胃切除术后以及艾滋病感染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发病率较高。

对发现的肺结核病人首先要进行及时规范化的治疗,杀灭肺内的结核菌,减轻病人咳嗽症状,减少病人结核菌的排出。病人居家治疗时,最好有单独的卧室,房间定期通风换气,衣服被褥要经常洗晒,不要随地吐痰,应把痰吐于纸中包好后焚烧,或吐在有消毒液的痰盂中。传染期不要对着他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去时应佩戴口罩。儿童容易受家庭内的传染,因此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怎样预防结核病?

当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后,1%-2%的人不久后会发病,1/3的感染者成为潜伏感染,一生中的任何时候,只要抵抗力下降就有可能发病。有结核病可疑症状者或肺结核的密医院检查。

对于大众人群减少发病的方法有:注意生活规律,避免长期过累、精神紧张;注意均衡饮食,以免造成营养不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与结核病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矽肺、艾滋病等;长期使用激素者要进行医学观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房间勤通风;对高发对象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治疗;新生儿要接种卡介苗。









































白癜风早期能够治愈吗
全国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engshw.com/xbjhwh/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