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党支部是整个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毛细血管”,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年《健康新朝阳》将推出全市卫健系统优秀党支部系列文章,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典型经验,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形成良好环境和氛围。
小支部大能量
——医院结核外科党支部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医院结核外科党支部以习近平总书记思想精神为靶向,以院党总支的具体要求为根本,以主题教育为工作标杆,加强党支部的建设,推动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年,被市委组织部命名为朝阳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
精湛医技
发挥支部创新引领作用
结核外科党支部在党总支副书记、院长、外科主任张瑛的带领下,以“精细化打造新学科”思想为引领,将创新融于实干,以党性锤炼意志,不断拓展结核外科、胸外科、经皮介入技术等特色业务。
为医院的发展注入先锋力量,发挥带头作用。
自主设计完成了“流程优化方法完全胸腔镜治疗慢性脓胸手术技术”“电视胸腔镜经乳腺外下缘小切口隧道式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完全腔镜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难治性肺结核病变经皮介入消融治疗技术”等多项创新技术成果,获得国内学术界认可,填补了相应技术领域空白。
从成功救治30年备受煎熬反复咯血的肺结核患者,到抢救患有胸壁结核具有极大手术风险的91岁老人,面对传统开胸肺切除手术给患者造成的较大创伤,面对患者的渴望、家属的期盼,外科团队凭着对生命的敬畏,迎难而上。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的初心就是治病救人,患者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张瑛在组织生活会上说。
近年来,支部党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先后7次受邀在国内权威学术大会上作主题报告。在《中国防痨杂志》等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年,成功组织参与“朝阳市结核病诊疗知识更新及进展巡讲”活动。将医院在结核内科治疗上形成的系统、科学、完善的治疗体系及在结核外科专业的研究和发展,与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交流分享,在朝阳市5个县(市)医院进行了巡讲。
年,支部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在朝阳地区率先系统地开展了“肺结节早期肺癌筛查”工作,截止目前共筛查患者余人次,筛查出早期肺癌多例。去年,又成立了“肺结节筛查诊疗中心”。该项目已经在域内形成绝对专科品牌影响力,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来自朝阳域外。
年,在党总支委员、副院长张树春积极协调下,医院成功加入国内权威“结核病远程会诊中心”,医院结核病诊疗和疑难重症会诊水平。
年,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在线医疗服务新模式,启用了“健康辽宁影像云”服务。为深入“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医院建立的“紧密型远程医学专科联盟”,加快实现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努力医院的创新发展。
立足基层,立足本职,秉承“人本位医疗”理念,不断进行新技术的理念革新,是医学岗位对医护人员的迫切要求,更是结核外科支部全体医护人员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决心和信念!
加强服务
将思政课延伸到人文关怀中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思政活动。不断推进思政工作向纵深发展,用党的思想武装头脑,始终沿着党指引的方向,扎实做好医疗工作。
设立多个学习版块“早安心语、业务学习、传统文化学习、思想政治学习”,利用每天晨会时间,开展思想政治学习活动。真正做到了入脑入心。
创建“暖心坊”,将思政课延伸到人文关怀服务中,开展优质暖心的护理服务。支部医护人员在母亲节为患者送去鲜花;父亲节为患者送牛奶;中秋节举办联谊晚会、送去香甜的月饼;在春节与患者及家属一起包饺子、送福字。礼轻情意重,这是一份关心,更是一份祝福。
年春节前夕,支部党员到朝阳县大庙镇老西沟村去看望郭彦斌老人,给他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太感谢你们了,这些年总是记挂着我这个老头子,比亲人都亲啊。”69岁的郭大爷抹着眼角的泪激动地说。
郭彦斌老人是外科成立以来第一例成功救治的患者,无儿无女,是一个孤寡老人,支部经常组织党员在年节去回访慰问老人,给老人带去无限安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清晨早安”、生日祝福,到用药宣教展板的小常识、“健康小讲堂”、病房便民箱、意见箱,再到对患者回访慰问等,支部党员细微之处皆体现着白衣天使的仁爱,燃起了患者对生命的憧憬,对未来的期盼,结核外科党支部的医护情怀无不彰显了医者仁心,无私大爱!
请缨抗疫
关键时刻党员冲锋在前
冲锋在前,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基因。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在冲锋。
面对疫情“大考”,支部党员干部主动请缨,挺身而出,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责任担当,积极投身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把初心和使命落实在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
“我报名,我能行”,“我是党员,我先上,一定不负众望”。年大年初一,接到市卫生健康委下发的援鄂人员报名通知后,支部党员结核五科护士长边凌、入党积极分子结核四科护士刘宏梅,第一时间主动请缨。
2月8日元宵夜,边凌、刘宏梅和肿瘤科护士曹琳成为朝阳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成员。
紧急集结,星夜兼程,义无反顾地奔向湖北抗疫第一线。
“当时,我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我是党员,要作表率,一定能战胜疾病。”边凌平实的话语,道出共产党员面对疫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
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就有共产党员在!
医院担任感染一科A1病区护士长,刘宏梅、曹琳2位护士也分别担当重任。她们用精心的护理,暖心的安慰,温情的陪伴,给患者带来了战胜病魔的勇气。她们用坚韧的毅力守护战疫的边防,用柔弱的身躯挑起生命健康的大梁,竭尽全力,给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每当看到病区里的重症患者从担心转为安心,从不愿沟通到配合治疗,我都从心底感到欣慰”刘宏梅说。
在驰援武汉的第36天,刘宏梅与辽宁支援湖北医疗队共19名队员,在雷神山正门进行了入党宣誓,成为了光荣的预备党员。火线入党,刘宏梅难掩激动的心情,她说:“医院入党,是值得一辈子骄傲的事情,这是人生中光荣而神圣的时刻,我将永远铭记。”
奋战在武汉抗疫前线的是英雄,镇守在家园防控一线的也是英雄。
医院预检分诊成立时,主动请战、冲在一线,带头担负起轮值任务。她与支部医生在物资紧缺、疫情严峻的巨大压力下,连续3个月坚持连轴转的工作模式,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医院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风急浪骤时,中流砥柱显。疫情防控的最紧张时期,医院成立发热门诊、设立隔离病房,还是组建应急梯队,支部党员都报名在前、战斗在前、引领在前,始终坚守在最困难、最危险的岗位上,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安全指数”。
堡垒无言,凝聚起强大力量;旗帜无声,激发着昂扬斗志。医院结核外科党支部,每一名共产党员的默默坚守和付出,都构筑了一道道护佑生命的安全防线。
文图
医院李莹
来源
年《健康新朝阳》内刊第一期
以仁爱与奉献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长按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