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晚,针对“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独立学院)潘安湖校区有学生感染肺结核”一事,江苏师范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情况说明》称,年8月21日至年10月12日期间,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潘安湖校区陆续发现在校学生肺结核病例22例。目前,22例患者已休学进行规范性治疗。
一说到肺结核,不少人都会认为:这种疾病不是早停留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吗?又或者认为这种病只存在那些落后,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国家。
但事实上,肺结核至今为止依然是中国法定传染病,致死人数排第二的疾病。
而根据中国疾控的统计显示:年全国一共出现77万例肺结核病例,死亡人数为人,因肺结核死亡人数仅次于排在首位的艾滋病。
01肺结核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
首先,肺结核的本质实际上是细菌感染,也就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分枝杆菌可感染人体的很多脏器,在初期以感染肺部最为常见。在感染初期,结核分枝杆菌在肺部表达一种其特有的蛋白质,这种外来物质会引起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从而出现一种类似于过敏的症状,肺部组织水肿、充血,中性粒细胞也会渗出,这就是肺结核的早期阶段,也称渗出样病变。
接着,结核分枝杆菌中的类脂质会继续引起血液中的其他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接连渗出,在肺部表面形成结核结节,也称增殖样病变,这也是肺结核一词名字的由来。
02肺结核为什么被称为穷病?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导致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结核杆菌可以感染身体各个部位,从脑、骨骼到胃肠,但它主要攻击肺,通过呼吸道也更容易传染,因此肺结核是最多的。
这种微生物有个特性:人体可以长期携带结核杆菌,但在营养条件好、免疫力强的情况下,它可以乖乖在体内呆着,不发病。
目前我国结核杆菌携带者就高达5.5亿,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半的人都携带这种病菌。
而随着接种技术的提高,有9成的人终生都不会有结核病的症状表现,只有一般生活在贫困、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的环境下,肺结核的发病率会更高。
这也就为啥肺结核,又称为“传统穷病”。
03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1.症状
有较密切的结核病接触史,起病可急可缓,多为低热、盗汗、乏力、纳差、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
2.体征
肺部体征依病情轻重、病变范围不同而有差异,早期、小范围的结核不易查到阳性体征,病变范围较广者叩诊呈浊音,语颤增强,肺泡呼吸音低和湿啰音。晚期结核形成纤维化,局部收缩使胸膜塌陷和纵隔移位。在结核性胸膜炎者早期有胸膜摩擦音,形成大量胸腔积液时,胸壁饱满,叩诊浊实,语颤和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04如何预防肺结核?
第一,及时接种疫苗
新生儿或者儿童必须接种疫苗,传染病的防控应该把握好“预防”这个关键环节。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高效有效手段,我国对于新生儿预防接种政策是强制接种卡介苗。
虽然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避免感染肺结核,但是并非接种之后就一定可以避免结核杆菌感染。
第二,经常通风换气
人流密集的场所,尤其应该注意保持通风。
第三,人流密集较多的场所,应佩戴口罩
进入细菌比较多的场所,医院。应该佩戴口罩。要保持良好的习惯,做到不随地吐痰,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应该使用纸巾遮盖口鼻。
第四,经常消毒杀菌
在打扫家庭卫生的时候,要尽量做到每个物品,特别是日常用品消毒,因为定期消毒可以杀死隐藏的细菌。
从外面回家之后要注意勤洗手,可以去除手上的细菌。
上面就是针对肺结核,小编整理的信息,尤其随着最近黄曲霉毒素,米酵菌酸致人中毒等事件的突发,广大群众开始对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大重视,做好一切防护,把所有可能发生的危险扼杀在萌芽之中。
其实在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就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从而“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在尽情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文明病,即生活方式病正日益流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越来越多。生活条件提高了,可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问题却层出不穷,生活质量反而不断下降了。如今人们一些慢性病问题突出,不重视亚健康状况,这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耗费大量的社会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不少人也因病致贫。
而“大健康”理念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的。大健康是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提出的一种全局的理念。它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人的生老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