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诊疗水平与先进的设备密切相关,而先进的设备要高效发挥作用关键还在医生的水平。医院CT室在马志民主任的带领下,在诊断准确率高、社会声誉好的基础上,CTA、CT下介入诊断与治疗等新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无创、准确的血管诊断技术——CTA
CTA(CT血管造影)是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行螺旋CT扫描,利用血管成像的技术显示血管结构、病变,是替代了以前的只有通过造影技术才能看到血管病变的一种技术方法。我院CT室于年开展CTA,为保证这一新技术诊断准确率,马志民主任和同事们对检查的每个细节都经过上百次的反复试验、揣摩总结。现在科内对于打造影剂的量、盐水的量、二者推注速度、扫描延时时间、阈值等诸多项目都形成一个能最佳显影的特有模式,在同行中得到认可。
年近八旬的王大爷去年6月份发作性胸痛伴气短,发作频繁。马志民主任在为其行冠脉CTA检查时诊断为冠脉狭窄,狭窄程度达75%,并建议其行支架治疗。在支架治疗时冠脉造影显示王大爷冠脉狭窄程度与CTA检查结果完全一致。
据马志民主任介绍,他们通过近两年收集大量临床资料对比证实冠脉CTA与冠脉造影诊断准确率相当。冠脉CTA检查阴性的,冠脉造影时也全部为阴性,而对于CTA检查阳性的同样冠脉造影也显示为阳性,特别对于冠脉狭窄程度的判断,CTA与冠脉造影也几乎相当。
现在,我院CTA检查范围涉及冠状动脉、肺动脉、头颈部动脉、上肢下肢动脉、股动脉等动脉血管病变。年手术例数余例,其中冠状动脉CTA达余例。
CT引导下介入诊疗技术微创、安全、准确
去年8月,65岁的赵某因胸痛住我院微创外科,CT检查发现胸壁有一病灶,为明确诊断,CT室马志民主任与微创外科王志强主任配合在CT引导下穿刺抽吸病灶组织,经病理检查该病灶为胸壁结核。后对症治疗,患者痊愈。
CT引导下介入诊疗由于显像清晰,穿刺时可有效避开组织、血管,操作更为安全;采集组织更为准确;抽吸积液等治疗更为彻底。而CT引导下的介入诊断与治疗由于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操作规程严格规范。目前只医院开展。年,我院CT室相继开展了两项介入技术——CT引导下肺部病变穿刺活检和CT引导下腹水抽吸引流。CT引导下肺部病变穿刺活检能以最小的创伤准确获得肺内(肺门区除外)病变或胸膜病变组织,以供病理学诊断使用,为临床进一步诊疗提供依据。CT引导下腹水抽吸能在完全避免误伤腹腔脏器的同时,还可将积液彻底抽吸干净。即便是胰腺炎周围的少量积液也可以完全清除。
在微创外科等临床科室医生的支持配合下,CT室这两项新技术在我院已步入成熟的发展阶段。
治疗白癜风的药方治疗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