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疾病预防
又到了阳春三月
大家有没有做好迎接春天的准备呢?
小编知道
大家的热情都挺高的(嘻嘻)
但是大家也要避免生病哦
小编提醒大家
一定要做好疾病预防
下滑了解详细情况
↓↓↓
为何春季疾病肆虐?
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流行疾病有哪些?
1
结核病
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活动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阳性或者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但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结核病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有月经紊乱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表现。肺结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
肺部体征依病情轻重、病变范围不同而有差异,早期、小范围的结核不易查到阳性体征,病变范围较广者叩诊呈浊音,语颤增强,肺泡呼吸音低和湿啰音。晚期结核形成纤维化,局部收缩使胸膜塌陷和纵隔移位。在结核性胸膜炎者早期有胸膜摩擦音,形成大量胸腔积液时,胸壁饱满,叩诊浊实,语颤和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2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伴随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3
肠胃炎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小肠炎和结肠炎。
肠炎时,由于细菌、毒素或胃肠粘膜的炎症,刺激了消化道的感受器,冲动传入延髓的呕吐中枢,引起呕吐中枢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分别到达胃、膈肌、呼吸肌、腹肌及咽、腭、会厌等处,引起一系列协调运动,而组成了呕吐动作。同时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刺激,使肠内容物增多,直接或反射地引起肠蠕动增强,吸收功能减低,而出现腹泻。
4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5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病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感染。
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淤斑,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
平日如何预防呢?
1
个人习惯
病从口入,所以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饭后洗手,用洗手液正确的洗手。
出门外,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筷子,跟公共碗筷。集体吃饭时,可以选择公筷,以免传播病菌或者被感染。
每日保证充足睡眠,才有抵抗力抵御病毒。
2
卫生清洁
常清洗被褥、床套,做好杀菌工作。
勤换内衣内裤跟外套衣服,保持干净,勤洗澡。
3
饮食习惯
合理安排餐饮,可以适当的增加多一些维生素C含量多的食品,水果。比如猕猴桃,西红柿等新鲜蔬菜。
白天跟夜里的温差较大,夜里注意好门窗的控制,以免着凉。特别是对肚子的保护,显得格外的优先。
4
户外运动
工作,学习以外,可以抽一些时间来进行运动,增加细胞的活跃性,增加抵抗力。
小编的介绍就到此啦
在新学期刚开学的时候
大家都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春季天气反复
要适时地加减衣物
让病毒无机可乘
成都文理学院宣传中心
编辑:李瑶代启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