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病例分析血液系统

彭洋医生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21/9213170.html

  (1)病理分型   (2)临床表现和分期   (3)辅助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 

  1.病理分型   淋巴瘤分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类。   (1)霍奇金淋巴瘤(HL):R-S细胞是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胞   

  霍奇金淋巴瘤的分型(Rye会议,)

分型

病理学特点

临床特点

淋巴细胞为主型

结节性浸润,主要为中、小淋巴细胞,R-S细胞少见

病变局限,预后较好

结节硬化型

多数腔隙细胞+少量典型R-S细胞;胶原纤维多形成结节

年轻女性好发,预后较好常伴纵隔肿块

混合细胞型

较多R-S细胞存在,其间有背景细胞纤维化伴局限性坏死,病变播散,常有全身症状

预后较差

淋巴细胞消减型

主要为组织细胞浸润、弥漫纤维化及坏死多形性R-S细胞,数量不等

老年多见,预后差

  (2)非霍奇金淋巴瘤(NHL)NHL的国际工作分型(IWF,)如下

低度恶性淋巴瘤

小淋巴细胞型、滤泡型小裂细胞型、滤泡性小细胞与大细胞混合型

中度恶性淋巴瘤

滤泡性大细胞型、弥漫性小细胞型、弥漫性小细胞与大细胞混合型、弥漫性大细胞型。

高度恶性淋巴瘤

免疫母细胞型;淋巴母细胞型(曲折核或非曲折核);小无裂细胞型(Burkitt或非Burkitt淋巴瘤)。

  淋巴组织肿瘤WHO分型()

B细胞来源

T细胞来源

小淋巴细胞性(B)

小淋巴细胞性(T)

浆细胞样淋巴细胞

扭曲性淋巴细胞淋巴瘤

Burkitt淋巴瘤

蕈样肉芽肿-Sezary综合症

毛细胞白血病

免疫母细胞肉瘤(T)

边缘区淋巴瘤

淋巴上皮样细胞淋巴瘤

滤泡性淋巴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外套细胞淋巴瘤

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

  WHO分型方案中较常见的淋巴瘤亚型八版P

淋巴瘤类型

染色体易位

免疫标记

备注

边缘区淋巴瘤

t(11;18)

CD5+、bcl-2+

属惰性淋巴瘤,MALT就属于此类

滤泡性淋巴瘤

t(14;18)

CD10+、bcl-2+、bcl-6+

化疗反应好,易反复,不能治愈

套细胞性淋巴瘤

t(11;14)

CD5+、bcl-l+

侵袭性淋巴瘤,发展快,化疗效果差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t(3;14)

bcl-6+、bcl-2+

最常见的侵袭性NHL,占35~40%

Burkitt淋巴瘤

t(8;14)、MYC

CD20+、CD22+、CD5-

严重侵袭性NHL,儿童多见(小无裂细胞组成)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t(2;5)

CD30+

T细胞性,常有皮肤侵犯

周围性T细胞淋巴瘤

CD4+、CD8+

侵袭性淋巴瘤,预后不良

蕈样肉芽肿-Sezary综合征

CD3+、CD4+、CD8mdash;

属惰性淋巴瘤

  2.临床表现

HL(R-S细胞)

NHL

发病年龄

多见于青年,儿童少见

各年龄组,随年龄增长而增多

首发症状

无痛性进行性的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占60%~80%

无痛性颈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但较HL少

全身症状

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周期性发热(Pel-Ebstein热)、盗汗、疲乏、皮肤瘙痒,消瘦

20%~30%患者出现发热、体重减轻、盗汗等全身症状

HL(R-S细胞)

NHL

结外侵润

晚期侵润肝、脾、骨、骨髓等

结外受侵多,易合并AL;胃肠道(最多,其中回肠最多,胃其次)、骨髓、中枢神经系统为多见

确诊

淋巴结活检

  

     3.临床分期(八版P)

Ⅰ期

单个淋巴结区域(I)或局灶性单个结外器官(IE)受侵犯

Ⅱ期

在横膈同侧的两组或多组淋巴结受侵犯(Ⅱ),或局灶性单个结外器官及其区域淋巴结受侵犯,伴或不伴横膈其他淋巴结区域受侵(ⅡE)

Ⅲ期

横膈上下淋巴结同时受累(Ⅲ),可伴有局灶性相关结外器官(ⅢE)、脾受侵犯(ⅢS)或两者皆有(ⅢS+E)

Ⅳ期

弥漫性(多灶性)单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受侵犯,伴或不伴相关淋巴结肿大,或孤立性结外器官受侵犯伴远处(非区域性)淋巴结肿大。如肝或骨髓受累,即使局限也属于IV期

各期又可按患者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达38deg;C以上连续3天、盗汗及6个月内体重减轻1/10或更多)为B组;无全身症状为A组

     4.辅助检查

血液

NHL白细胞多正常,淋巴细胞增多

化验检查

活动期ESR加快,LDH升高提示预后不良,血清碱性磷酸酶或血钙uarr;(提示骨骼受累),NHL可合并溶贫(Coom’s试验阳性)

影像学检查

分期用,特别是PET/CT临床应用广泛

活检

可确诊

染色体易位检查

t(14;18)滤泡细胞淋巴瘤;t(8;14)Burkitt淋巴瘤;t(11;14)套细胞淋巴瘤;t(2;5)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5.诊断与鉴别诊断   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活检=诊断   鉴别诊断:   淋巴结炎、恶性肿瘤转移、结节病、结核、恶性组织病等。

     6.治疗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原则

IA或ⅡA

扩大照射,膈上用斗篷式,膈下用倒“Y”字式

ⅠB、ⅡB、Ⅲ、Ⅳ

联合化疗加局部照射

化疗方案:MOPP(氮芥、长春新碱、甲基苄肼和泼尼松)引起不育,现在少用。ABVD首选(A阿霉素+B博莱霉素+V长春新碱+D甲氮咪胺)

  6.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原则

惰性淋巴瘤

侵袭性淋巴瘤

特点

I、Ⅱ期放疗或化疗后可存活10年,如病情进展,可用苯丁酸氮芥或环磷酰胺口服;Ⅲ、Ⅳ采用COP或CHOP方案

无论分期,均采用侵袭性NHL的标准治疗方案CHOP。在化疗前加用利妥昔单抗(R-CH0P)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经典方案

化疗

C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

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EPOCH(依托泊苷、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环磷酰胺)

其他

CD20+者,可使用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治疗

  再次小结   急粒(ANLL)----------DA方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全反式维甲酸(ATRA)   急淋(ALL)----------VP方案(长春新碱+泼尼松)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鞘内注射甲氨碟呤(MTX)   慢粒-------------伊马替尼/羟基脲   霍奇金淋巴瘤------ABVD(阿霉素、博来霉素、长春新碱、甲氮咪胺)或MOPP   非霍奇金淋巴瘤-------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

套“年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官评分手册”限量开抢!!!

购课请加周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engshw.com/zyzz/112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