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精症
无精症是指经多次精液检查均未发现精子者。
若将精液离心后取沉淀镜检,3次均末发现精子,则可确诊为无精症。
在这里,我们需要和无精液相区别。临床上有少部分病人因为不射精(没有性高潮)、或逆行射精(有性高潮),出现性生活时无精液射出,不属于无精症范围。
无精症之真真假假
从大范围来讲,无精症可初步分为原发性和梗阻性两大类。
原发性(真的)无精症:因为睾丸本身生精功能障碍,不能产生精子,或只有极少量精子产生,自然精液常规检查就没有精子了。
梗阻性(假的)无精症:睾丸生精功能正常,但由于输精管道(主要是附睾、输精管、射精管等)出现梗阻,导致精子不能正常排出。
无精症诊治之关键点
无精症的诊治,个人认为最关键的一步是要帮助病人弄清楚是原发性无精症?还是梗阻性无精症?因为这对于后续治疗方法选择、判断预后结局都至关重要。
1.原发性无精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发性无精症是睾丸本身有问题,虽然现在有许多生精中、西药物,甚至还有显微取精、辅助生殖等高、精、尖技术,但坦率的说原发性无精症仍治疗难度大、效果差,治疗过程既花时间,又费钱费力,很多病人最终还是选择精子库供精或领养。作为男科医生,我们有必要在治疗的开始,让病人知道这一严峻的现实过程。
2.梗阻性无精症
梗阻性无精症的预后结局则完全不一样。因为睾丸内有精子,至少可以借助试管婴儿技术生育后代。
比如:附睾、输精管梗阻,还可以行显微镜下输精管-附睾吻合术,或输精管-输精管吻合术,实现输精管道再通,甚至部分病人还能自然受孕;射精管梗阻的病人可通过精囊镜技术解决问题。
无精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第一步“自摸”
这个步骤简单,但有效,千万不能忽视,能发现基本问题。
1.睾丸大小是否正常?是不是两个都有?
2.附睾是否饱满?
3.输精管是否有?是否有结节?
4.其他如阴毛?喉结?胡须?乳房有异常发育?
第二步回忆
回想一下小时候是否有过腮腺炎?隐睾手术?腹股沟疝手术?睾丸炎?等病史,目前是否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可能有杀精子作用)?
第三步化验
除了精液常规,还应该包括:
①性激素(T、FSH、LH)
②睾丸、精索、精囊B超
③常染色体
④Y染色体AZF微缺失
⑤抑制素B
⑥精浆生化(果糖、a-糖苷酶)
无精症之辨真假
1.辨原发性无精症
典型的病例,会出现如下一些情况:
①睾丸体积偏小(10ml以下);
②性激素FSH水平升高(很多超过正常标准2倍以上);
③抑制素B水平低;
④精浆生化(果糖、a-糖苷酶)正常;
⑤部分还有常染色体异常(46,XXY)、或AZF有微缺失(AZFa、AZFb、AZFc);
⑥可能有“腮腺炎”、“隐睾”、“睾丸扭转”等病史。
2.辨梗阻性无精症
典型的病例,一般睾丸大小正常,性激素、抑制素B、常染色体、Y染色体AZF均正常。
根据梗阻的部位不同,会有不同表现:
①附睾梗阻:体查见附睾饱满,B超精囊可见、附睾有“网格样”改变;精液量正常(1.5ml)、PH值正常(7.2);精浆生化a-糖苷酶水平低、果糖水平正常;部分有“急、慢性附睾炎”病史。
②输精管梗阻:有输精管结扎史,输精管结核病史,或婴幼儿时期有腹股沟疝手术史者应高度怀疑;体查输精管增粗,部分可呈串珠样改变;精液量正常(1.5ml)、PH值正常(7.2);精浆生化a-糖苷酶水平低、果糖水平正常。
③射精管梗阻:表现为“四低”,即精液量少(1ml);精液PH值低(7);精浆生化果糖水平低;无精子。B超可见精囊增大(横径15mm)。临床上有少部分病人因输精管、精囊发育异常或缺如,也可以出现“四低”表现,需要我们仔细鉴别。
3.终极之辨——睾丸活检
睾丸活检可列为无精症病人的常规检查之一,目的是最终鉴别原发性和梗阻性无精症。只是手术方式选择可以是经皮睾丸穿刺活检或开放性睾丸活检,各有利弊。
当临床辅助检查倾向于考虑梗阻性无精症时,可以睾丸活检与术中探查同时进行。
目前也不推荐直接进行附睾穿刺,因为若为梗阻性无精症,附睾穿刺术后将直接影响以后可能进行的显微镜下输精管-附睾吻合术。
如何“无中生有”
1.原发性无精症
目前较常用的一些经验性治疗方法有:中医药、雌激素拮抗剂(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HCG/HMG、脉冲式GnRH、胰激肽释放酶、抗氧化剂等。
部分患者通过显微取精能成功取到精子。
2.梗阻性无精症
目前显微镜下输精管-附睾吻合术、输精管-输精管吻合术,能很好解决附睾、输精管梗阻;精囊镜能解决射精管梗阻问题,很多病人通过手术还能自然受孕;也有部分病人直接附睾、睾丸穿刺取精行试管婴儿。
(湖南中医院周兴)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