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有愧于 重要表格:不同程度的烧伤,愈合时间表。
烧伤程度
愈合时间
Ⅰ度
~5天
浅Ⅱ度
1~2周
较浅的深Ⅱ度
2~周
较深的深Ⅱ度
~4周
Ⅲ度
植皮才能愈合
2、烧烫伤处理方法
发生了烧烫伤后,迅速脱离热源,根据创口不同的特征,判断烧伤深度,烧烫伤严重时(深Ⅱ度以上)要拨打。无论烧烫伤的程度如何,都要立即用自来水(流速不要太快)持续冲洗伤口至少10分钟左右,以脱离冷源后疼痛显著减轻为准。烧伤部位降温越及时,降温时间越长,造成的损伤越小。当烧伤深度为Ⅰ度以上时,不能在创面涂抹任何药物,否则有可能会影响医生判断伤情。如果烧烫伤需要进一步的医疗处理,可临时用保鲜膜或干净塑料袋轻轻盖住伤口。
、急救原则:一脱,二观,三防,四转。
一脱:急救头等重要的问题并使伤员脱离火场,灭火,分秒必争。
二观:观察伤员呼吸、脉搏、意识如何,目的是分开轻重缓急进行急救。
三防:防止创面不再受污染,包括清除眼、口、鼻的异物。
四转:把医院。
4、火灾时的紧急处理:
(1)遇有火灾,第一是大声呼救或立即给“”打电话报警。报警时,要报清火灾户主的姓名,区、街、巷、门牌号数以及邻近重要标记。派人在巷口等引消防队,以免耽误时间。
(2)如在火焰中,头部最好用湿棉被(不用化纤的)包住,露出眼逃生。
()身上的衣服被烧着时,用水冲、湿被捂住,或就地打滚,以达到灭身上之火的目的。绝对不能带火逃跑,这样会使火越着越大,增加伤害。
(4)遇有浓烟滚滚时的火灾时,把毛巾打温紧按住嘴和鼻子上,防烟呛和窒息。
(5)浓烟常在离地面0多厘米处四散。逃生时身体要低于姿势,最好爬出浓烟区。
(6)设法脱离险境:底层的居民自然应夺门而出。楼上的住户若楼道火势不大或没有坍塌危险时,可裹上浸湿了的毯子、非塑制的雨衣等,快速冲下楼梯。若楼道被大火封住而无法通过,可顺墙的排水管下滑或利用绳子沿阳台逐层跳下。
(7)尽快显示求救信号:发生火灾,呼叫往往不易被发现,可以用竹竿撑起鲜明衣物,不断摇晃,红色最好,黄色、白色也可以,或打手电或不断向窗外掷不易伤人的衣服等软物品,或敲击面盆、锅、碗等。
(8)逃出时即使忘了带出东西,切忌再不要进入火区。
(9)家门口平时不要堆积过多的东西,以便逃路通畅。老人小孩应睡在容易出入的房间。
(10)火灾时容易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损伤,如玻璃的破碎、房屋的倒塌造成各种外伤,以至发生喉咙痛,睁不开眼,咳嗽,呼吸困难和窒息。应及时急救,或拨“”请急救中心来急救。
15气道异物梗塞
救护方法:
1、咳嗽自救法。
2、腹部冲击法(海氏手法):身体稍向前倾,一手握空心拳,拳眼置于腹部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紧握此拳,快速向上、向内冲击5次。
、椅背腹部自救法。
4、仰卧位上腹冲击法。将病人置于仰卧位,救护员骑跨在伤病员髋部两侧。一只手掌跟置于伤病员腹中正中线、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只手直接放在第一只手背上,两手掌跟重叠。两手合力快速向内、向上有节奏冲击伤病员的腹部,连续5次,重复操作若干次。检查口腔,如异物被冲出,须迅速将其掏出口外。可用手指将异物钩出,但应注意不要将其推入气道更深处,或被患者反射性闭嘴咬合,伤及救治者手指。检查呼吸心跳,如无心跳立即心肺复苏法
5、背部叩击法。
6、婴儿拍背法:将婴儿身体俯伏在救助者的前臂上,头部朝下。救助者用一只手掌支撑婴儿下颌及头部,使头部轻度后仰,略张小口,保持气道通畅的位置;用另一手掌掌跟在婴儿的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6次,大约每秒拍击一次。拍击后,注意检查口腔中是否有异物呕出,可用小手指掏取可见异物。若异物不能顺利吐出来时,也课采用海氏手法。
16鱼刺鲠喉处理方法日常生活中,在吃东西时不小心被鱼刺、竹签、鸡骨、鸭骨等鲠住咽喉的意外常有发生。
咽部被鲠处多位于扁桃体上、舌根、会厌溪等处。当进食中有可能因仓促进食而发生鱼刺等鲠喉时,应小心本病。此时大多有刺痛或吞咽时加重,影响进食,对于少年儿童,较大的异物还可引起呼吸困难及窒息。
处理方法
1.令病人张口,用筷子或匙柄轻轻压住舌头,露出舌根,打着手电筒看能否看到有鱼刺等异物。如有时可用镊子将异物夹出。
2.如病人自觉鱼刺等鲠在会厌周围或食管里,不易取出时,可让病人含一些食醋,使之软化慢慢地吞下或咳出;或者用中药乌梅(去核)蘸砂糖含化咽下或用中药威灵仙0克,加水两碗,煎成药,在0分钟内慢慢咽下,一日两剂,一般吃l一4剂,鱼刺即可软化自落痊愈。
注意事项
如方便时,最好能就医处理。至于民间有些人习惯用大口吞咽饭团或菜团的方法,企图把鱼刺压到胃内。这种方法有时会适得其反,轻则加重局部组织损伤,重者可造成食管穿孔,其至伤及大血管引起大出血。
17运动性腹痛直接由运动引起的腹痛部疼痛称为运动中腹痛。一般右上腹痛为多见。
一.病因
身体机能状况,训练水平,运动前准备活动情况。
㈠肝脾淤血
原因主要是:
1)运动员准备活动不够,心脏机能水平低下以及运动中呼吸动作的协调性较差等。
2)准备活动不够,影响全身各系统器官的机能活动,使之无法承担运动时所应承担的较大运动负荷,尤其是循环系统功能的低下,心肌收缩力较弱,使静脉因心血量减少,腔静脉压增高,从而造成肝脾淤血肿胀,结果增加了肝脾被膜张力,使被膜上的神经受到牵扯而产生上腹部疼痛。
)运动中呼吸动作的不协调,呼吸急促而表浅,可是胸内压上升,影响腔静脉回流,同样可造成肝脾淤血。
㈡胃肠道痉挛或胃肠功能羁乱
运动时胃肠道痉挛,使肠胃及肠系膜上的神经受到牵扯而产生腹痛。凡饭后过早参加运动,运动前吃得过饱,喝得过多,空腹运动以及运动前吃易产生气体或难消化的食物,都可能因机械刺激腹痛。同时,运动时尤其在剧烈运动时,大量血液从腹腔内转移到了骨骼肌,导致胃肠道的痉挛和功能羁乱。
㈢呼吸肌痉挛
运动过程中若未能注意调节好呼吸节奏,呼吸急促,表浅,可使得肋间肌,膈肌等呼吸肌收缩活动羁乱,严重者出现痉挛性收缩,进而引起腹痛。此外,准备活动的不充分或不做准备活动,也会影响呼吸肌的活动机能状态,造成呼吸肌缺氧,从而使腹痛加剧。由此产生的腹痛,当呼吸加深时,疼痛明显。
㈣腹腔脏器病变
腹腔脏器病变,常见的病毒性肝炎,胆道疾病,消化道溃疡,炎症及胸部病变等是运动中腹痛的潜在因素,运动可使病变器官受牵扯,振动等刺激而诱发腹痛。
二、处理
减慢速度,及时调整呼吸节奏,加深呼吸,协调好呼吸运动,同时用手按压疼痛的部位或弯腰跑一段,做几次深呼吸,疼痛可得到缓解。还可按压内关、合谷、足三里穴位减轻疼痛。
18地震逃生地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1、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2、避开人流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有易燃易爆气体。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4、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5、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6、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19中毒一、煤气中毒
现场判断:
1)煤气味浓。
2)轻度中毒:头晕、头痛、眼花、耳鸣、恶心、呕吐、心慌、全身乏力。
中度中毒:除轻度症状外,还有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判断力降低,视力减退和幻觉。
)重度中毒:出现抽搐、昏迷等现象,常伴有皮肤、口唇呈樱桃红色。
急救方法:
1.打开门窗,使新鲜空气进入室内。
2.尽快让中毒者脱离中毒环境,迅速将其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拨打,强调是煤气中毒。
4.在最短时间内检查中毒者的呼吸、脉搏和意识,迅速判断中毒程度,确认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5.如在现场有吸氧装置的,对有自主呼吸、神志清醒的中毒者进行吸氧治疗、流量为10升/分,并持续至医务医院。
6.让神志清醒的中毒者安静休息,在寒冷天气注意保暖。
7.成功恢复:
1)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2)面色苍白或樱桃红色转为正常红润。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解除。
注意事项:
救助者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关闭煤气总闸,打开门窗。严禁在现场打电话、点火、开启电源等一切引起火花的行动,以防爆炸。
二、食物中毒
1、主要症状:恶心、呕吐和腹泻,同时伴有腹部疼痛,极为容易出现脱水症状,左后导致休克现象。
2、急救方法为:
(1)如果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一至二小时内,可以用筷子或手指压迫舌根或刺激咽喉后壁引起呕吐,如此反复多次即可。轻症患者呕吐后可服用温开水或淡盐水,然后卧床休息,最好是侧卧,以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重症患者要禁食8—12小时,可静脉输液,待病情好转后,再进些米汤、稀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
(2)如果食物吃下去的时间超过二小时,而且患者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注意事项:经上诉方法急救,中毒者症状还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应立即拨打医院救治。要保留食物样本或呕吐物,医院进行检查。
三、酒精中毒
1.现场判断:酒味浓、面红或苍白、语无伦次、行走不稳、恶心、呕吐、昏睡甚至昏迷。轻度中毒:兴奋、面红,轻微眩晕,说话滔滔不绝。有时则沉默寡言,自行入睡。中度中毒者走路不稳,口齿不清或语无伦次。重度中毒则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呼吸缓慢、有鼾声、大小便失禁。
2.急救方法:
①停止饮酒
②用刺激咽喉的方法引起呕吐(昏睡者不适合此法)
③让中毒者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如躺着呕吐,应将他的头部侧向一边,让其呕吐物顺利流出。
④亦可给中毒者吃梨子、马蹄、西瓜等(不宜用浓茶或咖啡解酒)。
⑤如酒精中毒严重,甚至出现昏迷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医院。
20电梯事故
1.当电梯停止运行时,保持冷静,不要采取过激的行为,以免大量消耗电梯内的有限的氧气而导致窒息死亡(只要放松,不乱动,一般不会缺氧)。
2.若电梯内有警铃,就按下警铃报警让管理员知道电梯发生故障。
.用手机拨打向消防员求救(寻找让手机又信号的地方),还可以脱掉鞋子拍打门向外面的人求救。
4.当发现电梯运行突然加快,可能电梯正在下坠。此时应按下每一层楼的按键。同时也可以做好自我保护的动作:用手抱颈,避免脖子受伤;将整个背部和头部紧紧贴着电梯内壁可保护脊椎。下肢亦呈弯曲状,脚尖点地,脚跟提起以减缓冲力(让冲量减少)。这样可使伤害降到最低。
21无偿献血常识
献血流程:填表、量体重、测血压、验血型、献血,最后领取纪念品。
1、什么人可以参加献血?凡年龄在18-55周岁,体重(男)≥50kg,体重(女)≥45kg,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毫升。每两次献血间隔应为6个月。2、什么人暂时不能献血?
(1)接受狂犬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四周后才可献血;被狂犬咬伤后经狂犬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一年后才可以献血。
(2)月经前后三天的女性暂不能献血。
()患上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后满一个月,患肺炎病愈后满三个月才能献血。
(4)阑尾炎手术及扁桃体手术后满三个月,较大手术后满半年可以献血。
(5)5年内因病输过全血或者成分血的人,不可以献血。
(6)角膜炎、虹膜炎、视神经炎的患者是不可以献血的,高度近视(大于度)也是不可以献血的。高度近视(大于度)从保护献血员角度出发不宜献血;因为献血时血压的轻微波动对于正常人眼球供血来说影响不大;可对于高度近视眼球常轴变常;脉络膜被拉得更细;轻微的血压波动对于他们可能会造成血管痉挛;影响视力;但必须经专业检查如伴有眼底病变则被认为不宜献血。2.一般高度近视都会伴有眼底病变、如果在大量失血的情况下会导致视网膜脱落、产生危险、为了献血员的安全、在实际工作中为可方便操作、一般不检查眼底、直接要求高度近视的不能献血。
(7)半个月内拔牙或者其他小手术。
(8)感冒、急性肠胃炎病愈未满一个星期。感冒时,血液中会含有感冒病毒,你的身体也会因抵抗感冒病毒的侵袭而起一些变化比如血液中白血球增高等,所以此时的血液不能用来献血.再者,感冒时你的身体虚弱,此时抽取多量的鲜血会造成进一步的抵抗力下降,也不利于你自己感冒的康复,所以说感冒时不能献血
(9)妇女分娩及哺乳未满一年者。
(10)口服抑制或损害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含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类药物)停药后不满5天者。
、献血前:应学习献血只是,了解献血常识,消除紧张心理。应保持充足的睡眠,心情愉快,献血的前一天和献血当天,不要饮酒,尤其是烈性酒,禁食油腻食物(高脂肪、高蛋白)以免造成“脂肪血”而引起伤病员得输血反应和痛苦。但也不要饿着肚子去献血,可以进食清淡的食品,如面包、馒头、稀饭。
4、献血后:
(1)献血完毕,用三个手指用力按压针眼及针眼上方1-2cm处5-10分钟,以免血液外溢。当血液外溢了,应抬高手臂并继续压迫针眼处
(2)针眼处的止血贴至少4小时后才能撕掉,建议洗完澡再撕。1-2天内,不要搓洗针眼,针眼处一旦发生青紫红肿,只要在24小时内用热毛巾敷几次,一般在7-10天内便可消肿。如渗血造成针眼处红肿面积较大,应与血站医生联系。
()适当补充一些营养,如瘦肉,鸡蛋和豆制品等。
(4)三天内不要做剧烈运动,尤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5、献血的好处:
(1)健康人(特别是成年男生)定期献血可以减少血液中铁、铜的含量,降低血脂、胆固醇,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危险。
(2)定期献血者血细胞比不献血者年轻,造血功能更旺盛。
()定期献血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人长寿。
6、献全血和献成分血的区别:全血的采集是:进针后血液直接流入毫升或毫升的血袋中,采血时间为4~8分钟。成分献血,顾名思义,就是捐献血液中的某一成分。目前最常见的成分献血是捐献血小板。众所周知,人体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成分组成。与捐献全血不同的是,成分献血是在捐献者献血的同时,让血液经过严格消毒的、一次性使用的密闭管道,通过血液分离机分离采集出所需要的某一种成分,然后再将其它血液成分回输给捐献者。因此,成分献血所用的时间要长于献全血,通常每献1个单位血小板,需要40—60分钟。由于疾病种类的不同,绝大多数病人在输血时往往只需要输入一种或二种血液成分。比如手术后需要凝血和止血,输注血小板就完全足矣。如输注全血,不仅会造成浪费,有时还会给病人造成副作用,甚至增加病人的心脏负担。由于成分献血需要在体外完成血液成分的分离,并有血浆等成分回输到体内的过程。也许,有些人会担心由此被传染疾病。所有捐献者的血液都是在经过严格消毒的密闭管道套材中循环和分离,每位捐献者每次使用的都是一次性的、全新的合格材料,能有效杜绝交叉感染,确保采血质量和捐献者健康。
7、造血干细胞是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鼻祖,是高度未分化细胞,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干细胞可以救助很多患有血液病的人们(如白血病)。因为造血系统原始细胞恶性增生、不会凋亡,从而导致了白血病发病,而救助他们的方法就是将这些恶性细胞全部杀灭,但是化疗是敌我不分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正常的造血干细胞,导致人体血细胞缺乏,危及病人生命。当病人需要根除白血病时,就要一次性杀灭癌细胞,但是这样超大剂量的化疗往往也将正常干细胞杀灭的寥寥无几。为了让病人尽快恢复造血功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就需要输注造血干细胞,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骨髓移植。但是自体的骨髓移植虽然成功率大,排异反应小,但是在采集的时候难免会混杂有白血病细胞,造成以后复发的来源,所以有时需要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但是不是任何人的骨髓拿来都可以移植的,如果两个人免疫标记相差太大就会造成过强的排异反应,使得移植失败,病人死亡。您在血液中心采集的干细胞样本,将会送到骨髓库进行基因存档,当有病人需要异基因骨髓移植,而他和您的骨髓配型相近的话,血液中心会通知你捐献干细胞,也就是献骨髓。它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对身体也无害,就是将您的血液循环到一个采集机器中,机器自动采集,就像献血一样。
造血干细胞这个方面主要说的应该是:
造血干细胞是高度未分化的细胞,具有良好的分化繁殖功能;
采集过程不再是传统的我们认为的从骨髓中抽取,而是注射动员剂从外周血中抽取造血干细胞。这是一个一次性的采集过程,需要的时间大概是40到60分钟,但不是每个志愿者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抽取的8ml的血液就必须去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个需要配型成功才会,但几率是很渺茫的,正是因为这个我们才需要征集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为更多的白血病患者找到生的希望。
拓展★血压★
1、什么是血压?什么是正常血压与高血压?
我们所指的血压是指动脉内的血液对血管壁所产生的压力。血压分为高压与低压,高压是指心脏在收缩时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产生的压力(即收缩压),低压是指心脏舒张时的压力(即舒张压)。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随测血压值为收缩压18.7千帕(mmHg),舒张压12.0千帕(90-mmHg)为正常血压;随测血压值为收缩压≥21.0千帕(mmHg),舒张压≥12.6千帕(95mmHg)为高血压;随测血压处在上下两界限之间为临界高血压。
2、确诊高血压有什么标准?
我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作出如下规定:
(1)凡收缩压≥21.0千帕(mmHg)舒张压≥12.6千帕(95mmHg),二者有一项核实可确诊为高血压。
(2)除继发性高血压外才能确诊为高血压。
()过去有高血压史,长期(个月以上)未经治疗,此次检查血压正常者不列为高血压;如一向服药治疗而此次检查血压正常者仍列为高血压,有疑问者可在停药一个月后复查再作判断。
、低血压的认知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12/8kPa(90/60mmHg)即为低血压。症状为头晕、眼黑、肢软、冷汗、心悸、少尿或休克。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