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一种古老的疾病,在西方,被称为“白色瘟疫”。在我国,直至上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仍习惯于把结核病称之为“痨病”,“十痨九死”这一古老俗语,反映了历史上这一疾病对人类健康的极大危害。
被“白色瘟疫”夺命的名人健康为了增强自我防治意识,让更多的人远离结核病危害,8月12日,新阳医院防保医院会议室开展了一期以“防治结核病你我共参与”为主题社区周末学堂,共计50余名居民参加。
课堂上,白医生结合自己二十多年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丰富经验,系统讲解了结核病的定义特征、发病机理、传播途径、治疗方法等。白医生指出,结核病并不可怕,是可防可治的,注意营养、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可以有效地预防结核病。
讲座结束后,护士为居民免费测量血压,并发放了防治肺结核病的宣传材料余份。
白医生讲得生动、深入居民们听得专注、认真免费测量血压早知早防早治白医生告诉您“白色瘟疫”并不可怕!什么是“肺结核”?结核病是以结核分枝杆菌为主要病原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病初有轻微咳嗽或咯痰,或有四肢结节性红斑。部分病人表现为胸痛、咯血。常见的全身症状有周身不适,精神萎靡,易倦乏力,性情烦躁,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盗汗,不规则低热,两颧潮红,妇女月经不调。也有无明显症状,仅在胸部x线健康检查查时才被发现。在慢性病程中,病情恶化,可有高热畏寒,紫绀气促,肺萎缩,肺气肿,渗出性胸膜炎,胸膜增厚等。
肺结核的症状有哪些?1、发烧,高热,体力下降,双肩酸痛,女性月经不调或闭经。
2、手足发热,不思饮食,白天有低烧,下午面颊潮红,夜间有盗汗。
3、周身无力,疲倦,发懒,不愿活动。
4、经常咳嗽,但痰却不多,有时痰中带有血丝。大量咯血,胸背疼痛。
一般有干咳或只有少量粘液。伴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性或脓性。约1/3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当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一般并不剧烈,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慢性重症肺结核,呼吸功能减慢,出现呼吸困难。
如何预防“肺结核”?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结核菌是经空气传播的,因此通风有助于降低空气中结核菌的浓度,进而减少吸入可能。
2、和肺结核患者保持距离。如果家里有人得结核病,一定注意最好和老人、儿童相对隔离居住,因为老人和儿童是结核病的高发人群。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不要对着别人等。
4、到结核病人聚集场所要戴口罩。到结核病人聚集场所要戴口罩,这医院的门诊和病房,医院的呼吸科门诊。
怎样治疗才能治好结核病?1、三要要早发现、早治疗。人体一旦出现咳嗽、咳痰、咯血、低烧、盗汗、体重减轻等肺结核可疑症状时,要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及早治愈。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和管理。患者一经确诊,必须采取国家制定的标准化疗方案进行全程督导治疗,即患者的每次用药,都要“送药到手,看服到口”,确保患者的合理用药。要坚持规律治疗、完成规定的疗程。患者治疗1-3个月后,结核病的症状咳部分减轻或消失,此时千万不可认为病已好而停药,必须坚持完成6-8个月的疗程。规律、全程用药是治愈结核病的关键。
2、三不要
不要乱投医。患了结核病千万不要听信社会传言,寻找“偏方、秘方、验方”;不要随意改变治疗方案、停药和乱治疗;不要相信迷信。以免贻误大好治疗良机,造成耐药难治患者。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