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认识肺系病证肺痈肺脓肿支气管

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肺痈主要见于西医学的肺脓肿。其他如化脓性肺炎、肺坏疽以及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空洞等伴化脓性感染者出现肺痈的临床表现时,可参看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及病机沿革

隋《诸病源候论·肺痈候》说:“肺痈者······寒乘虚伤肺,寒搏于血,蕴结成痈,热又加之,积热不散,血败为脓。”认为风寒化热也可为痈,并强调正虚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明《医学纲目》有“肺痈者,由食辛热炙煿,或酣饮热酒,燥热伤肺”的记载,认为饮食不节为本病的病因之一。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指出:“此症系肺脏蓄热,复伤风邪,郁久成痈。”

清《医门法律·肺痿肺痈门》认为病由“五脏蕴崇之火,与胃中停蓄之热,上乘于肺”。指出劳累过度,正气虚弱,则卫外不固,或素有痰热蕴肺,外邪易乘虚侵袭,是致病的重要内因。

病因病机

病因:

感受外邪,内犯于肺,或因痰热素盛,蒸灼肺脏,以致热壅血瘀,蕴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

1.感受风热:多为风热上受,自口鼻或皮毛侵犯于肺。或因风寒袭肺,未得及时表散,内蕴不解,郁而化热。肺脏受邪热熏灼,肺气失于清肃,血热壅聚所致。

2.痰热素盛:平素嗜酒太过,或恣食辛辣煎炸炙煿厚味,酿湿蒸痰化热,熏灼于肺。或肺脏宿有痰热,以及它脏痰浊瘀热蕴结日久,上干于肺,形成肺痈。

3.内外合邪:如宿有痰热蕴肺,复加外感风热,内外合邪,则更易引发本病。尤其劳累过度,正气虚弱,则卫外不固,外邪容易侵袭,导致原有内伏之痰热郁蒸,成为致病的重要内因。

病机

1.基本病机:

热毒蕴肺,热壅血瘀,血败肉腐,化脓成痈。

热毒蕴肺,正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为瘀,而致痰热与瘀血互结,蕴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肺损络伤,脓疡溃破外泄。

2.病位:在肺。

3.病理性质:主要表现为邪盛的实热证候,脓疡溃后方见阴伤气耗之象。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主要在于热壅血瘀。血瘀则热聚、血败、肉腐酿脓。

4.病机转化: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等不同阶段。

病机转化

1.初期(表证期)

因风热(寒)之邪侵袭卫表,内郁于肺,或内外合邪,肺卫同病,蓄热内蒸,热伤肺气,肺失清肃,出现恶寒、发热、咳嗽等肺卫表证。

2.成痈期

为邪热壅肺,蒸液成痰,气分热毒浸淫及血,热伤血脉,血为之凝滞,热壅血瘀,蕴酿成痈,表现高热、振寒、咳嗽、气急、胸痛等痰瘀热毒蕴肺的证候。

3.溃痈期

痰热与瘀血壅阻肺络,肉腐血败化脓,继则肺损络伤,脓疡内溃外泄,排出大量腥臭脓痰或脓血痰。

4.恢复期

脓疡溃后,邪毒渐尽,病情趋向好转,但因肺体损伤,故可见邪去正虚,阴伤气耗的病理过程。随着正气的逐渐恢复,病灶趋向愈合。溃后如脓毒不净,邪恋正虚,每致迁延反复,日久不愈,病势时轻时重,而转为慢性。

肺痈的诊断与病证鉴别一诊断依据

1.临表表现发病多急,常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咯吐黏浊痰,经旬日左右,咯吐大量腥臭脓痰,或脓血相兼,身热遂降,病情好转,经数周逐渐恢复。如脓毒不净,持续咳嗽,咯吐脓血臭痰,低烧,消瘦,则为转成慢性。

2.验痰法;3.验口味;

4.体征迁延之慢性患者,还可见杵状指。脓肿接近胸壁部位者,叩诊可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闻及湿啰音。

肺痈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肺痈与咳嗽(痰热蕴肺)

相似——均可见发热、咳嗽、咯吐脓痰、胸痛等症状。

病理表现——咳嗽痰热蕴肺证一般为气分邪热动血伤络,病情较轻;

肺痈则为瘀热蕴结成痈酿脓溃破,病情较重。

临床特征——咳嗽痰热蕴肺证咳吐黄稠脓痰、量多,夹有血色,痰无腥臭味,肺痈则咯吐大量腥臭脓血浊痰。

联系——咳嗽痰热蕴肺证迁延进展,邪热进一步瘀阻肺络,可发展形成肺痈。

肺痈的辨证论治

一肺痈的辨证要点

1.辨病期:初期(表证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

2.辨虚实:初期、成痈期——实热

溃脓期——实证为主,兼有虚象

恢复期——阴伤气耗为主,兼有余毒不净——虚实夹杂

3.辨转归:溃脓期是病情转归的关键点。

顺证——溃后声音清朗,脓血稀而渐少,腥臭味转淡,饮食知味,身体不热,脉象缓滑,则病情向愈。

逆证——溃后音嗄无力,脓血如败卤,腥臭异常,气喘鼻扇,胸痛,饮食少进,身热不退,爪甲青紫带弯,脉短涩或弦急,为肺叶腐败之恶候。

二.肺痈的治疗原则

基本原则——祛邪——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根据病程,分阶段施治。

脓未成应着重清肺消痈,脓已成需排脓解毒。

按照有脓必排的原则,尤以排脓为首要措施。

初(表)期——风热(寒)侵犯肺卫——清肺散邪;

成痈期——热壅血瘀——清热解毒,化瘀消痈;

溃脓期——血败肉腐——排脓解毒;

恢复期——阴伤气耗——养阴益气;

久病邪恋正虚——扶正祛邪。

1.初期

证候主症:恶寒发热,咳嗽,咯白色黏痰,痰量日渐增多,胸痛,咳则痛甚,呼吸不利,口干鼻燥,舌苔薄黄,脉浮数而滑。

审证要点:发热微恶寒,咯白色黏痰,胸痛,舌苔薄黄,脉浮数滑。

主要病机:风热(寒)外袭,卫表不和,邪热壅肺,肺失清肃。

病机分析:风热(寒)初客,卫表不和则发热,微恶寒;邪热壅肺,清肃不行,络脉痹阻则咳嗽,胸痛,咳时尤甚,呼吸不利;咯白色粘痰,痰量日渐增多为热蒸津液为痰,口干鼻燥为风热上犯;苔薄黄,脉浮滑而数为风热表证之象。

治法:疏风散热,清肺化痰。代表方:银翘散加减

2.成痈期

证候主症:身热转甚,时时振寒,继则壮热,汗出烦躁,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咳吐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间有腥味,口干咽燥,舌苔黄腻,脉滑数。

审证要点:壮热气急,咳吐浊痰,或黏膜脓性疾,舌苔黄腻,脉滑数。

主要病机:热毒蕴肺,蒸液成痰,热壅血瘀,蕴酿成痈。

病机分析:邪热入里,热毒内盛,正邪交争则身热转甚,时时振寒,继则壮热不寒,汗出烦躁;热毒壅肺,肺气郁闭,肺络不和则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咳吐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中有腥味为痰浊郁热,郁蒸成痈;口干咽燥则内热壅盛,津液耗伤;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内盛。

治法:清肺解毒,化瘀消痈。

代表方:《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3.溃脓期

证候主症:咳吐大量脓痰,或如米粥,或痰血相兼,腥臭异常,有时咯血,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卧,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或数实。

审证要点:咳吐大量脓痰,或脓血相兼,烦闷而痛,身热面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主要病机:热壅血瘀,血败肉腐,痈肿内溃,脓液外泄。

病机分析:血败肉腐,痈脓内溃外泄则陡然痰量增多,咯吐大量脓血,或如米粥,腥臭异常;有时咯血为热毒蕴结,肺络损伤;脓毒蕴肺,肺气不利则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卧;身热面赤,烦渴喜饮为热毒内蒸;脓毒内盛,热壅营血则舌质红或绛,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排脓解毒。代表方:加味桔梗汤加减。

4.恢复期

证候主症:身热渐退,咳嗽减轻,咯吐脓痰渐少,臭味亦淡,痰液转为清稀;精神渐振,食纳好转。或有胸胁隐痛,难以平卧,气短,自汗盗汗,低烧,午后潮热,心烦,口燥咽干,面色无华,形体消瘦,精神萎靡,舌质红或淡红,苔薄,脉细或细数无力;或见咳嗽,咯吐脓血痰日久不净,或痰液一度清稀而复转臭浊,病情时轻时重,迁延不愈。

审证要点:热退咳减,痰液转清稀,气短乏力,自汗,盗汗,低热,脉细数无力。

主要病机:邪毒渐去,肺体损伤,阴伤气耗,或为邪恋正虚。

病机分析:脓毒渐退,咳嗽减轻,咯吐脓血渐少,臭味也淡,痰液转为清稀,精神,食欲均见好转为正气渐复;胸胁隐痛,难以久卧为肺络损伤,溃处未敛;气短,自汗,面色不华,精神萎靡,舌质淡红,苔薄,脉细为肺脾气虚;低热,午后潮热,盗汗,心烦,口燥咽干,形体消瘦,舌质红,脉细数为阴虚内热。

治法:清热养阴,益气补肺。养肺滋阴,兼清余毒。

代表方: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加减。

恢复期应以清、补为主扶正以托邪,但仍需防其余毒不净,适当佐以排脓之品。本病不可滥用温补保肺药,尤忌发汗损伤肺气;还应注意保持大便通畅,以利于肺气肃降,使邪热易解。

肺痈的转归预后

凡患本病如能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在初期即可阻断病情的发展不致成痈;若在成痈期能使痈肿得到部分消散,则病情较轻,疗程较短。老人、儿童、体弱和饮酒成癖者患之,因正气虚弱,或肺有郁热,须防其病情迁延不愈或发生变化。

溃脓期是病情顺与逆的转折点:

①顺证:溃后声音清朗,脓血稀而渐少,腥臭味转淡,饮食知味,胸胁稍痛,身体不热,坐卧如常,脉象缓滑。

②逆证:溃后音哑无力,脓血如败卤,腥臭异常,气喘,鼻扇,胸痛,坐卧不安,饮食少进,身热不退,颧红,爪甲青紫,脉短涩或弦急,为肺叶腐败之恶候。

依据肺痈的基本病机:热毒蕴肺,热壅血瘀,血败肉腐,化脓成痈。

热毒蕴肺,正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为瘀,而致痰热与瘀血互结,蕴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肺损络伤,脓疡溃破外泄。

形意内功推拿手法治疗:祛邪——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手法重点:泻法为主,畅通肺经,脾经,祛热散结;疏通肝经、胆经,肾经,调畅人体气机,补充正气。

预防调护:

平素体虚或原有其它慢性疾患者,肺卫不固,易感外邪,当注意寒温适度,起居有节,以防受邪致病;并禁烟酒及辛辣煎炸食物,以免燥热伤肺。一旦发病,则当及早治疗,力求在未成痈前得到消散,或减轻病情。

饮食方面宜清淡,多吃具有润肺生津化痰作用的水果,如梨、枇杷、萝卜、荸荠等,饮食不宜过咸,忌油腻厚味及辛辣刺激海腥发物,如大蒜、花椒、韭菜、海虾等,严禁烟酒。

形意内功推拿“以指代针、以气为药”,调和气机的升降沉浮,不仅可有效调理颈、肩、腰、腿等外科病症,更擅长调治感冒、咳嗽、肺炎、肠炎胃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帕金森、脑瘫和中风偏瘫等内科疑难杂症。

将颤、震、滚等高端推拿手法运用在具有远红外线及超声波脉冲波能够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玄黄砭石上,达到热敷温补、活血正骨、祛邪扶正的调理疗效。该调理手法简称“玄砭扶正推拿手法”。该手法在任金辉师父指导下由谢贤群加以整理提出,继承了形意内功推拿手法,加强扶正效果。该手法擅长调补先天肾阴肾阳,调理各种痛症、骨关节病、常见内科杂病、阳气虚患者、小儿常见病、中老年常见病。

形意内功推拿·桂林培训和调理基地。

咨询.(可加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权威医院
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engshw.com/hbys/6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