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专栏
了解结核病,预防结核病
一、结核病的病因概述结核病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结核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可由菌群中先天耐药菌发展而形成,也可由于在人体中单独使用一种抗结核药而较快产生对该药的耐药性,即获得耐药菌。耐药菌可造成治疗上的困难,影响疗效。
二、结核病的临床表现1.结核病的症状
有较密切的结核病接触史,起病可急可缓,多为低热(午后为主)、盗汗、乏力、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
2.结核病的体征
肺部体征早期、小范围的结核不易查到阳性体征,病变范围较广者叩诊呈浊音,语颤增强,肺泡呼吸音低和湿啰音。晚期结核形成纤维化,局部收缩使胸膜塌陷和纵隔移位。在结核性胸膜炎者早期有胸膜摩擦音,形成大量胸腔积液时,胸壁饱满,叩诊浊实,语颤和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3.肺结核的分型和分期
(1)肺结核分型
①原发性肺结核(Ⅰ型):肺内渗出病变、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的哑铃状改变的原发综合征,儿童多见,或仅表现为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
②血型播散型肺结核(Ⅱ型):包括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和慢性或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两型。
③继发型肺结核(Ⅲ型):本型中包括病变以增殖为主、浸润病变为主、干酪病变为主或空洞为主的多种改变。
④结核性胸膜炎(Ⅳ型):病侧胸腔积液。
(2)分期
①进展期:新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随访中病灶增多增大,出现空洞或空洞扩大,痰菌检查转阳性,发热等临床症状加重。
②好转期:随访中病灶吸收好转,空洞缩小或消失,痰菌转阴,临床症状改善。
③稳定期:空洞消失,病灶稳定,痰菌持续转阴性(1个月1次)达6个月以上;或空洞仍然存在,痰菌连续转阴1年以上。
三、结核病的检查1.白细胞计数
2.痰结核菌
3.结核菌素试验
4.特异性抗体测定
5.胸腔积液检查
6.影像学(胸部X线)检查
四、结核病的预防1.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并治疗。如发现有2周以上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发热、盗汗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患者,医院就医。
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开窗通风,注意消毒。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卡介苗,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