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节病

1.发病机制:目前观点是遗传易感者受特定环境抗原刺激,抗原呈递细胞吞噬处理抗原,经Ⅱ类白细胞相关抗原(HLA)分子传递到CD4+、,细胞的T细胞受体(TCR),诱发受累脏器局部产生Th2型免疫反应,导致细胞聚集、增生、分化和肉芽肿形成,同时产生的细胞因子和化学趋势因子促进肉芽肿形成。

2.病理:是非干酪样上皮样细胞性肉芽肿,由高分化的单核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

二、临床表现和分类

1.急性结节病:双肺门淋巴结肿大,关节炎和结节性红斑、发热、肌肉痛等。

2.亚急性/慢性结节病:非特异性表现发热、体重减轻、无力、不适和盗汗。胸内结节病表现咳嗽、胸痛或呼吸困难,气道高反应或伴喘鸣音。胸外结节病表现淋巴结肿大皮肤结节性红班、葡萄膜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钙学血症等。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钙血症等

1.一般检查:贫血、ESR增快,高钙血症血清ACE增加。

2.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利和弥散量降低及氧合障碍。

3.胸部X线检查: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

1期:双肺门淋巴结肿大,无肺部浸润。

Ⅱ期:双肺门淋巴结肿,伴肺部网状,结节状或片状浸润影。

Ⅲ期:肺部网状、结节状或片状侵润影、无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

Ⅳ期:肺纤维化。

4.HRCT:表现沿着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微小结节,可融合成球。

5.纤维支气管镜:镜下见到隆突下出下淋巴结肿大所致的气管隆突增宽,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受累的黏膜结节。BALF见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其中CD4/CD8比例增高。

6.镓-67扫描:可用于了解病变部位和病变活动性。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结节病的诊断应符合3个条件:①临床和胸部影像表现与结节病相符合;②活检证实有非干酪样坏死性类上皮肉芽肿;③除外其他原因。与支气管旁淋巴结核、淋巴瘤、过敏性肺炎、转移瘤、真菌感染等鉴别。

五、治疗

结节病出现明显肺内或肺外症状,尤其累及心脏、神经系统等,需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常用泼尼松0.5mg/(kg.d),连续4周,随病情好转逐渐减量至维持量,通常5~10mg。疗程6~24个月。当糖皮质激素不能耐受或治疗无效,可考虑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硫唑嘌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engshw.com/jhrs/85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