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呼吸衰竭的健康宣教
一、定义
呼吸衰竭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二、病因、发病机制
(一)病因
1、气道阻塞性病变
2、肺组织病变
3、肺血管疾病
4、胸廓与胸膜病变
5、神经肌肉疾病
(二)发病机制
1、肺泡通气不足
2、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3、弥散障碍
4、肺动静脉样分流
5、氧耗量增加
三、主要症状
1、呼吸困难
2、发绀
3、精神神经症状急性缺氧可出现精神错乱、躁狂、昏迷、抽搐等症状。慢性缺氧可出现智力或定向障碍。
4、血液循环系统症状早期心率增快、血压增高;晚期严重缺氧、酸中毒时,引起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率缓慢、心率失常、心脏停博。
5、消化和泌尿系统损害严重呼吸衰竭对肝肾功能和消化系统都有影响。
四、治疗用药指导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缓解支气管痉挛用支气管解痉剂,必要时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3、建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人工呼吸道。
(二)氧疗
根据呼吸衰竭的病因及类型给予相应的给氧浓度及方式。
(三)增加通气量、消除或减少二氧化碳潴留
1、呼吸兴奋剂常用的有尼可刹米、洛贝林。
2、机械通气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四)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五)控制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病
(六)脱水治疗
(七)营养支持
(八)合并症的防治
五、饮食指导
保证每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补充适宜的水分、纤维素。进食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六、检查指导
1、痰标本指导患者清晨先用清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将痰咳入痰盒内,贴好标签,及时送检验科做痰涂片检查。
2、肺功能无需做特殊准备;到门诊4楼呼吸科肺功能诊室完成。
七、心理指导
教会病人自我放松等各种缓解焦虑的办法,让病人说出或写出引起或加剧焦虑的因素,以缓解呼吸困难,改善通气。
八、出院指导
1、戒烟戒酒、避免烟尘吸入、预防感冒、增强体质、避免各种引起呼吸衰竭的诱因。
2、遵医嘱用药。合理家庭氧疗。进行家庭氧疗者,应注意保持气道(氧管)通畅,室内严禁明火,如使用氧气筒则应注意勿振动及接触油性物体,低流量为主,2升/分左右。吸入高浓度氧和间断氧,均会造成病情不同程度的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3、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4、教会患者自我监测病情变化,若有咳嗽加剧、痰液增多和变黄、气急加重等变化应尽早就医。
(八)胸腔积液的健康宣教
一、定义
胸膜腔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一个潜在的腔隙。在正常情况下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表面上有一层很薄的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胸膜腔和其中的液体并非出于静止状态,在每一次呼吸周期中胸膜腔的形状和压力均有很大变化,使胸膜腔内液体持续滤出和吸收并处于动态平衡。任何因素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即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水)。
二、病因、发病机制
(一)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
(二)胸膜通透性增加
(三)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
(四)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
(五)损伤
三、主要症状
1、呼吸困难
2、咳嗽、胸痛
3、发热
四、治疗用药指导
胸腔积液为胸部或全身疾病的一部分,病因治疗尤为重要。
(一)结核性胸膜炎
1、一般治疗包括休息、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
2、抽液治疗
3、抗结核治疗
4、糖皮质激素
(二)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和脓胸
前者一般积液量少,经有效地抗生素治疗后可吸收,积液多着可胸腔穿刺抽取积液,胸水PH<7.2时应在肋间插管闭式引流。
(三)恶性胸腔积液包括治疗原发病和胸腔积液
五、饮食指导
提供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
六、检查指导
1、B超(胸水彩超)无需特殊准备。
2、胸部X线常说的拍片,不要穿有金属的上衣,照片前请将项链及上衣口袋里的东西取出。
3、胸腔穿刺引流术穿刺时不要咳嗽和深吸气,术中不要移动体位,以免损伤胸膜,发生气胸。
胸腔穿刺体位:患者多取坐位。面向椅背,两手交叉
抱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使肋间隙增宽;不能坐起者,
采取半卧位,举起患侧上臂。如右图:正在载入...
七、心理指导
对诊断未明确的患者应稳定其情绪,要对患者及家属想了解的有关问题予以热情解释。
八、出院指导
1、胸腔积液消失后继续休养2-3个月,避免疲劳。
2、戒烟戒酒,保持心情舒畅。
3、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多饮水。
4、有病情变化随诊。
5、指导患者按医嘱规律服药。
(九)化疗患者的健康宣教
一、心理指导:
给予肺癌患者心理上的疏导,酌情向患者介绍疾病及疾病治疗的一些知识,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二、化疗的健康教育:
1、化疗前:化疗药物除杀伤癌细胞外,对正常组织细胞也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并可引起机体免疫力的降低。化疗前向患者讲述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及治疗对策,使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患者询问情况时护士要注意交流技巧,语言要适度,如检查结果提示肺癌有转移时,应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使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化疗。
2、化疗中:在进行化疗时,应选取粗、直、避开关节的血管进行静脉穿刺,不允许连续使用同一血管,有条件者可每天更换穿刺手臂。告知患者穿刺的手臂不宜下垂,否则因重力关系易引起手臂浮肿;活动度不宜过大,防止药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治疗中如出现穿刺点周围疼痛或烧灼感,应立即报告护士,以便及时处理。大部分患者在使用化疗药物后2h开始出现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应在合理使用镇吐剂的同时指导患者多饮水,大量饮水可以减轻化疗药物对消化道黏膜的刺激。
3、化疗后:肺癌化疗后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脱发和骨髓抑制。患者因毛发大量脱落甚至秃发而心情郁闷,应告诉患者脱发是一可逆性反应,停药后就能长出黑头发。对于女患者鼓励戴假发,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当白细胞降至1.0×/L以下时,需对患者采取严格的保护性隔离措施,预防感染。
三、宣传吸烟的危害,劝吸烟者戒烟:
肺癌中50%~70%是鳞癌,鳞癌、腺癌与吸烟关系密切。劝导患者戒烟要争取其家人的鼓励和支持,戒烟期间出现戒断症状,如无禁忌可鼓励患者大量喝水,有助于尼古丁的排泄,或做深呼吸运动以减轻吸烟的强烈要求。
四、饮食指导:
肺癌患者能量消耗大,由于癌肿周围炎性纤维蛋白的渗出,极易造成低蛋白血症,免疫力呈低下状态,因此要多进食少油腻、易消化、刺激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肺癌患者因咳嗽、吐痰、呼吸频率增加,通过呼吸道丢失的水分增多,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使呼吸道黏膜湿润利于痰液咳出。
五、注意休息: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量的户外活动;保持心情舒畅,心胸开阔,可以提高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六、出院指导:
肺癌化疗是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患者在完成一个疗程后出院回家调养,同时为下一疗程做准备。出院时我们除每人发给“出院指导”的书面材料外,还要求责任护士专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出院教育。
呼吸危重症护理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