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分享淋巴瘤治疗指南更新及前沿进展,提高淋巴瘤规范化诊治水平,“大咖淋距离”淋巴瘤微课堂正式启动。第二十八期微课堂邀请了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中国医院王慧君教授、医院李颢教授、中国医院易树华教授共同CLL诊断流式技术的优化。
如何优化CLL诊断的流式技术
王慧君教授
“淋”听王教授说CLL的诊断通过血常规+流式的技术基本可以诊断CLL,需要满足外周血单克隆B细胞>/μl,流式RMH/Matutes积分4-5分,及幼淋细胞<10%。CLL形态学表现为规则的小淋巴细胞,胞浆量较少,核染色质致密,核仁不明显,呈现偏惰性的形态。根据CLL的免疫表型建立了诊断的积分系统,其中0~2分基本可排除CLL,4~5分诊断准确率在90%以上,而在3分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优化抗原选择。
CD是很好的标志物,在CLL中强表达,在MCL及其他成熟B淋巴细胞增殖型疾病中可见缺失,是区分CLL(包括不典型CLL)和MCL很好的指标;同时,CD也可强表达于HCL,可用于区分HCL和伴有绒毛的淋巴细胞。因此有学者建议在RMH/Matutes积分系统中加入CD,以鉴别积分3分的不典型CLL。年有学者据此重新建立了CLLflowscore,虽然由于不同标记抗体得出百分比数值不同、计算较复杂而实用性不佳,但强调了CD、CD5、CD23、CD79b、FMC7的重要性。年的一项大样本筛查也认为,除CD19、CD5、CD23、CD20、Igκ/Igλ等必要指标外,CD43、CD79b、CD81、CD、CD10、ROR1也非常重要。该系统阴性预测值92%,阳性预测值诊断CLL特异性和敏感性>99%。年法国CLL工作组(FILO)提出的诊断积分系统也与此类似。在CLL中可能存在细胞膜Kappa和Lambda弱表达的情况,此时可破膜检测胞内轻链。
病例一患者男,71岁,既往患关节炎、肝结石及II型糖尿病。血常规显示WBC19.3k/μL,HGB11.9g/dL,PLTK/μL,其中NEUT%15%,LYMP%84%,MONO%1%。骨髓流式显示90%以上为淋巴细胞,其中90%以上为B细胞,CD5强阳性,Kappa及Lambda均为阳性,Kappa/Lambda在正常范围,CD20弱阳性,CD58阳性,CD强阳性,CD23强阳性,CD38阴性。根据免疫表型的结果,虽然患者Kappa/Lambda在正常范围,但免疫表型异常,CD5呈均一阳性,不符合Na?veB细胞CD5弱阳性且不均一表达的特点;另通过计算发现单克隆B细胞绝对值>,因此考虑为双克隆CLL。
通过文献检索,一项余例CLL患者的文献报道双克隆CLL比例约为总体CLL的1.4%,表型为CD19阳性,CD5弱阳性,且有两群Kappa、Lambda,56.6%的双克隆CLL患者Kappa群大于Lambda群,分子生物学证明有两个IGHV基因重排的异常。3年另一项报道显示双克隆CLL占典型CLL的3.4%,占不典型CLL的13.8%,在不典型CLL中更为常见。
病例二患者淋巴结中几乎%为淋巴细胞,87.48%为CD19(+),但在CD、FMC7、CD5、CD22、CD38、Kappa/Lambda中均可见两群不同表达模式的细胞,因此为混合淋巴瘤。该患者外周血中成熟粒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非CLL表型B细胞占1.12%,而淋巴结中该群细胞占1.31%,无论外周血还是淋巴结中均可见以CLL为主的两群表型不同的细胞。
得益于多参数流式的发展,我们现在可以检测到1%左右水平的微小克隆,在临床中遇到需要注意CLL与其他淋巴瘤混合的情况。
小结CLL缺乏特定遗传学异常,没有诊断金标准,因此免疫表型在诊断中起重要作用。诊断必需的指标包括CD19、CD5、CD20、CD23、CD、Kappa及Lambda,其他有意义的指标还包括CD43、CD79b、CD38、CD10、CD49d和ROR1等。临床中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