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琼瑶女郎”李钰、漫画家熊顿、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罗京……吗?我们只记得他们英年早逝,却很少了解他们所患何病,难道是肺癌、肝癌,亦或是胃癌、胰腺癌?
都不是!他们皆因淋巴瘤而去世。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淋巴瘤还是一种相当陌生的疾病。而淋巴瘤这种病也常使人误解,既然是瘤,那说明不是癌?或者说,这个瘤有良恶性之分?其实,虽然这个瘤不是“癌”,但如果病理报告上明确显示了“淋巴瘤”三个字,那基本就等于已判定为恶性肿瘤,如果病理报告显示为“淋巴结增生”或“炎症”,才说明本次诊断结果是良性的。
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根据病理学分类,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后者还可细分为约60种病理亚型。淋巴造血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因此淋巴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
淋巴瘤大多数情况下是患者偶然自己摸到肿大的淋巴结时所发现,早期往往不痛不痒。超过六成的患者首先是发现自己颈部淋巴结肿大,刚开始仅仅是单一肿大,慢慢地开始数目增加,同时体积也逐渐增大。
目前我国淋巴瘤以平均每年增加4%的速度增长,成为增长最迅速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增病例2.5万人左右,大约2万人死于淋巴瘤。
正确的病理诊断是关键中的关键
与其他肿瘤一样,淋巴瘤的诊断需要借助于影像设备与病理活检,其中,病理诊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最终确诊的“金标准”。由于淋巴瘤的发病部位不一,临床表现多样,所以与其他肿瘤相比,诊断更为困难。最常需要鉴别的是良性疾病引起的淋巴结增生、肿大,此外,还需要与淋巴结转移癌相鉴别。
病理诊断不仅能判别良恶性,还能进一步判别淋巴瘤的病理类型。淋巴瘤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有很多种病理类型,而每一种类型里,又有低、中、高度之分,每一种类型、不同的级别,都意味着治疗手段的不同。因此,淋巴瘤在治疗之前,需要病理科医生做出最终的报告,指导临床医生如何治疗,同时,病理报告也能帮助医生预测患者的预后。淋巴瘤的病理诊断过程相对复杂,并且所需时间比一般的肿瘤诊断要更长。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淋巴瘤疗效显著
大部分恶性肿瘤,首选的治疗手段都是手术,在手术根治性切除后,再选择化疗、放疗等手段来延长生存周期,降低转移复发的概率。但如我们之前所说,淋巴瘤是一种特殊的肿瘤,属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最初起病时也许不是局限在某一个地方,很多处都有累及,在这种情况下,外科手术就不再是首选的治疗方案,全身性的系统治疗——化疗是淋巴瘤治疗最常用的方式,还可选择化疗与靶向治疗的联合治疗,如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药物利妥昔单抗的应用,使B细胞性淋巴瘤的疗效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然而化疗和靶向治疗对早期淋巴瘤患者疗效还不错,一旦进入晚期,则显得“力不从心”了。这主要是由于耐药问题所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中逐渐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如PD-1/PD-L1、自源性体内免疫细胞激活疗法(Yivyka)。尤其是自源性体内免疫细胞激活疗法,在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中显示出非常突出的疗效,如复发的霍奇金氏淋巴瘤的患者可获得75%以上的有效率,超过3年的长期生存率达到50%以上。
与此同时,相比于传统疗法,自源性体内免疫细胞激活疗法的副作用更小,而且一旦有效,不容易耐药,让患者看到“治愈”的希望。
该疗法是由国内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新型生物免疫疗法,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可与多种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并且无需基因检测使用便捷。据悉,这一新型生物免疫疗法已在柬埔寨获批,目前柬埔寨皇家肿瘤治疗中心面向全球征集免费用药患者。
由于免疫疗法完全治愈肿瘤很困难,所以如何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靶向治疗联合起来应用是未来的趋势。
增强免疫力,远离淋巴瘤
淋巴瘤是免疫系统的疾病,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1、作息规律,不要熬夜,饮食健康,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注意远离有害的化学物品,尤其是装修污染,甲醛和苯都可能诱发淋巴瘤。
3、密切注意浅表肿大的淋巴结的变化,对于家族成员中有类似疾病患者,更应高度警惕。一旦出现发热伴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医院就诊。淋巴瘤分型非常复杂,病理诊断要求比较高,医院就诊,早诊断早治疗非常关键。
精彩推荐
颈部淋巴结核治疗办法
当心!脖子上摸到这种“结节”,可能是体内有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