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难是患者年龄大,病情严重,左侧有液气胸,还有严重的肺部感染;
二难是患者心肺功能极差,传统的外科手术疗法对身体损伤较大,且必须在全身麻醉下进行,蔺阿姨显然不能耐受手术;
医院ICU接受了负压引流治疗法,两个多月,疗效欠佳,传统和常规的治疗方法对患者通通不适用。
为了尽快缓解患者的痛苦,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柳广南教授提出,可以尝试“内科胸腔镜下热消融呼吸介入治疗”,这是一种微创的内科小“手术”,只需局部麻醉即可操作,对患者损伤小,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这一技术很成熟,治疗过的患者预后都很好。
医疗团队和患者及家属一致同意这个治疗方案,完善相关检查后,柳广南教授就为患者进行了治疗。在呼吸内镜下,蔺阿姨的左胸里大大小小葡萄样的囊泡占据了视野,经验丰富的内镜团队先在肺大疱最严重的肺段进行APC(氩气刀)热消融+生物凝胶覆盖创口修补,同时用高频电刀松解黏连带,周寅宁等多位医师轮番上阵、历时3个多小时,终于将大疱处理完,完成了第一阶段手术。一周后,内镜团队蔺阿姨进行了第二阶段手术,负压吸引出胸水,并用APC对残存的肺大疱和黏连带进行热消融处理,解决了肺漏气、创面愈合不佳等问题。经过两个阶段的内镜手术,加上术后的抗感染治疗和持续负压吸引,患者病情明显改善,20多天后终于康复出院。半年后返院复查胸部CT显示患者左侧气胸恢复良好,77岁的蔺阿姨终于彻底摆脱了难治性气胸的困扰。柳广南教授介绍:蔺阿姨所患的是严重的难治性气胸,镜下见到的葡萄样囊泡很多,是非常严重也非常罕见的肺大疱,可以说百年难得一见,患者病情复杂、身体情况差,不耐受外科手术,十分痛苦。
只有用最小的创口、在最近的距离、直接处理肺部的大疱,才能给患者最大的益处,我们的内科胸腔镜做到了。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广西最早开展内科胸腔镜的团队,技术先进,经验丰富,本次成功救治难治性气胸患者,标志着科室在诊治疑难胸膜疾病方面的水平更上一层楼,我们将精益求精、不断探索,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将内科胸腔镜技术推广、提高,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知识拓展
KNOWMORE
什么是内科胸腔镜?
内科胸腔镜(medicalthoracoscopy),又称胸膜腔镜(pleuroscopy)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技术,该技术以微创手术为目的,将带有摄像头及操纵孔的小导管伸入人体胸腔内,能够在直视下观察胸膜腔的变化并可进行胸膜壁层和(或)脏层活检等相关检查及治疗操作。
该技术采用局部麻醉(或加用静脉镇静)且只有胸壁单一切口,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容易耐受。
什么是难治性气胸?
难治性气胸是一种较难治愈的临床疾病,患者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较高,胸腔感染机率大,日常生活也严重受限。
这类疾病往往发生在晚期慢阻肺患者的身上,这些患者大多数因为心肺功能的极度缺失,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学者在不断探索新的、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现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采用的“内科胸腔镜下热消融术治疗肺大疱及生物凝胶封堵术”治疗难治性气胸,给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术者介绍
ABOUTTHEPHYSICIAN
二级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广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肺癌中心主任和诊断学教研室主任。广西唯一连续8年被评为“中国最有影响力呼吸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介入呼吸病学、呼吸危重症和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现任广西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西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医师分会主任委员、第8、9、10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睡眠协会睡眠呼吸障碍疾病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学分会委员和呼吸内镜专委会委员。是《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审稿人、通讯编委,《中华医学杂志》编委、《柳叶刀》呼吸系统(中文)编委,《TheClinicalRespiratoryJournal》审稿人,《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编委。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参与4项,主持省级课题8项,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余篇,SCI论文30多篇,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以上科研成果4项。主编《呼吸系统疑难病例解析》,参编行业指南4项。
内容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温馨提示广西医院新媒体宣传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