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护理计划骨与关节结核病人标准护理

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骨科疾病护理”   二、躯体移动障碍

  三、自理缺陷

以上一~三均参照骨科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四、营养不足

1潜在营养不良。

2病后营养不良。

(1)机体代谢率增高:高热。

(2)感染。

(3)食欲不振。

1食物摄入绝对或相对不足。

2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20%。

3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中围值均小于正常值的60%。

4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铁低于正常。

1病人能摄入足够的营养食物。

2病人营养状态有所改善。

1与病人及其家属一起寻找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以便改善营养状态。

2了解病人的进食习惯,包括喜好的食物、口味及进食时间等。

(1)尽量选择适合病人口味的食物,小儿多食酸奶。

(2)鼓励少食多餐,注意食物色、香味。

3为病人提供洁净,清新的进餐环境。

4向病人及其家属推荐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

5遵医嘱使用支持疗法: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氨基酸、白蛋白等。

1病人营养状况是否改善。

2改善病人营养状况的护理措施是否适合个体。

五、疼痛和肌痉挛

关节结核

关节不适,挛缩畸形。

病人疼痛和肌痉挛症状解除或减轻。

  

  1一般情况差,体温较高,截瘫或椎体不稳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2用石膏绷带、牵动等制动以缓解肌痉挛和疼痛。其护理参照骨科常用外固定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1病人局部疼痛和肌痉挛是否减轻或消失。

2制动措施是否适合于病人个体。

六、有发生窒息的危险

1颈椎结核并有咽后壁脓肿。

  2全麻术后未清醒时。

  

  1呼吸、吞咽困难。

  2误咽、误吸后呛咳、频死感。

  

  1病人所进食物的质地与进食方式符合病情需要。

  2病人全麻清醒前能得到妥善护理。

  

  1向病人及家属说明颈椎结核出现咽后壁脓肿时可导致吞咽困难。

  2指导病人进食食物的质地与进食方式:根据吞咽程度选择质地松软、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糖、丰富维生素与果胶的软食、半流质乃至流质,进食速度均匀且慢,防止食物呛入气管而窒息。

  3全麻术后病人在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并有专人守护,避免呕吐物误吸。

  4一旦出现窒息,迅速吸出异物,必要时气管切开。

  

  1病人进食食物的质地与进食的方式是否依吞咽困难程度而定。

2病人全麻术后是否处于妥善的体位,并得到专人照顾。

七、有发生褥疮的危险

参照骨科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八、潜在并发症--瘫痪或瘫痪加重

  

  1体位不当致脊髓受压。

  2手术后脊髓水肿。

  

  1首先出现运动功能障碍,下肢发硬、颤抖无力且软弱。

  2继而感觉功能障碍:麻木。

  3然后大小便功能障碍:尿潴留、便秘和腹胀。

  4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皮肤干燥、无汗。

  

  1病人了解体位不当可以导致瘫痪或瘫痪加重之严重后果,并能配合维持适当的体位。

  2病人未因体位不当而致瘫痪或瘫痪加重。

  3病人术后的脊髓、神经功能得到及时观察,出现异常时能得到及时处理。

  

  1向病人及其家属反复说明卧床休息的必要性,强调脊柱结核轻瘫病人不能下地活动,以免导致瘫痪或瘫痪加重。

  2轻瘫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3脊柱结核病人翻身时,注意保护病灶部位:

  (1)颈椎结核病人翻身时,应有专人保护头颈部。

  (2)卧于带头的石膏床上翻身,以避免直接翻身不当造成脊髓、神经损伤。

  4脊柱结核病人行病灶清除术后,注意观察其双下肢运动、感觉、大小便等情况。若功能改善,表示已解除脊髓受压;若功能变差,则可能为脊髓水肿等,应及时报告医师作相应处理。

  

  1病人及其家属是否能配合维持适当体位。

  2病人是否出现因体位不当所致瘫痪或瘫痪加重。

3病人术后是否出现瘫痪或瘫痪加重。

九、术后潜在并发症--气胸

胸膜损伤。

呼吸浅快,患侧呼吸音低,叩诊呈彭音。

病人呼吸逐渐平稳,无明显缺氧。

  1密切观察胸椎结核病人行病灶清除术后的呼吸情况,是否伴有紫绀。

  2高流量吸氧。

  3病人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后,应保持引流通畅。

  

  1病人呼吸是否趋向平稳。

2病人胸腔闭式引流是否通畅。

十、知识缺乏:功能锻炼及出院后自护知识

  

  1病人未接受过专业知识教育。

  2病人害怕锻炼加重病情。

  3病人不了解出院后自护的重要性与方法。

  

  1病人不了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与方法。

  2病人畏惧锻炼。

  3病人对病程与治疗过程茫然,不知如何巩固手术疗效,达到康复。

  

  1病人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的必要性与方法。

  2病人能进行功能锻炼。

  3病人了解疾病治疗过程,并能在出院后按照要求实施。

  4病人家属及社会(如单位)等支持系统状态良好。

  

  1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功能锻炼的必要性与方法。

  2长期卧床的病人,主动翻身、坐起、鼓励下床活动(截瘫或脊柱不稳者例外)。

  3合并截瘫或脊柱不稳者,鼓励病人作抬头、扩胸、深呼吸、咳嗽和上肢运动,同时进行被动活动并按摩下肢各关节,以防止关节粘连、强直。

  4进行功能锻炼时应注意:

  (1)术后1-2天内有发热时,则不宜锻炼,以免引起疼痛,加重心脏负担,使病情恶化。

  (2)活动量根据病人耐受能力而定,以不感到疲劳为宜,且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3)锻炼过程中,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如出现活动后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疼痛加剧、病情加重等,应暂停锻炼。

  5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病程与治疗程序,尤其是出院后的配合,以巩固手术疗效,达到康复目的。

  (1)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骨与关节结核的病程较长,疗效缓慢,完全康复需1-2年,出院后仍需共同配合治疗,才有可能治愈,并减少复发率。

  (2)适当休息。

  (3)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粗纤维、丰富果胶成分的饮食,以保证营养的需求。

  (4)坚持药物治疗,因为骨关节结核病灶进展较慢、血液供应较差,影响药物的渗入,因而用药时间较长。用药时间根据结核病灶的不同而异:①膝、肘、腕、踝、手、足等中小关节结核用药时间为1年左右。②肩、髋、骶髂、脊柱等大小关节结核用药时间为2年左右。③观察药物毒副作用,医院检查血象、血沉、肝功能、听力等,并向医师汇报主观症状。

  (5)了解痊愈标准,避免过早中断治疗。①全身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好,血沉正常。②局部无明显症状,无脓肿或窦道。③x线片显示脓肿消失或钙化,无死骨或已被吸收、替代,骨质疏松好转,病灶边缘骨轮廓清晰或关节已融合。符合上述三项者表示病变已停止。④起床活动一年或工作半年后仍能保持上述三项指标者,表示已基本治愈。⑤若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后,一般情况变差,症状复发,血沉增快,表示疾病未治愈,或静止后又趋活动,仍应继续全身治疗;若x线检查再次出现脓肿及死骨,或发现原来病灶清除仍不彻底,应考虑再次手术。

  

  1病人及家属是否了解功能锻炼的必要性与方法。

  2病人是否了解出院后自护知识。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正规医院
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engshw.com/zyzz/2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