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曾遇到这样的情况:
因病情复杂
医院、多个科室往返周旋
甚至尝试了多种诊治方法
却还是不见其效
举高高
是啊!又耗时又费神!能不能只挂一个号,和我病情相关的科室医生就坐在那儿,根据我的症状提出各自意见,给我一个最全面的诊疗方案呐?
医院
肺结节MDT团队开诊啦!
3月21日(周三下午)开始,我院肺结节MDT团队每周三下午开诊,看诊医生可都是国内知名的大牌专家哦——周建军副院长、呼吸科执行主任顾宇彤、病理科执行主任许建芳、胸外科执行副主任徐松涛、影像科执行副主任杨珊及邵长周主任医师、逄旭光副主任医师等。
再次
举高高
哇~听起来很厉害!可是…到底什么是M~D~T?
MDT
多学科诊疗模式,源于上世纪9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这个概念,通常是两个以上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工作组,针对某一器官或系统疾病,通过会议形式,提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继而由相关学科单独或多学科联合执行该治疗方案。
MDT的优势是什么?
相较于单学科诊疗,能够制定出更优的治疗方案;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诊疗效率;
优化医医、医护、医技合作;
减少个人主义、经验主义,有利于诊疗规范化;
节省病人时间,满足高端病人需求;
加强病人的参与度,促进医患沟通;
给年轻医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交流机会,有利于提高技能水平。
哪些人适合看肺结节MDT?
肺结节MDT门诊主要适用于:肺结节或其它胸部肿瘤诊断困难病例,肺部多发占位性病变,治疗困难病例,危重病例等等。
医院肺结节MDT
▲医院多次召开肺结节MDT筹备会议
医院秉医院“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宗旨,坚持上海总部“综合多学科专家实力,提供最理想的诊疗方案”的宗旨,同质化管理也包括医疗水平的同质化,团队涵盖肿瘤诊治的各个环节,为患者提供最优的治疗方案。
MDT专家阵容
医院肺结节MDT团队阵容强大,由来自上海本部的胸外科、呼吸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学科专家组成。
周建军
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院副院长、放射科执行主任。多年来一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完成CT和MR报告审核近30万份,江苏省医院常年指导专家。
《实用肿瘤杂志》编委;《复旦大学学报》审稿专家,《中国临床医学》审稿专家。医院感染放射专业委员会委员,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盆腔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放射分会骨骼肌肉学组委员。主持和参与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计委、教育部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80余篇(中华级权威期刊和SCI收录26篇)。参编著作8部,担任《腹部CT诊断学》副主编,《胸部疾病循证影像学》副主编。年5月,《颈动脉无损伤血管成像和斑块风险性预测》获《第二十四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金奖(排名第一);中华医学会放射分会全国年会(年,重庆)疑难病例读片比赛三等奖;第十届全国腹部医学影像学学术大会(南宁)荣获“年威视派克杯中青年优秀论文大赛”二等奖。
擅长全身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和MR诊断和鉴别诊断;影像新技术在肿瘤生物学行为、侵袭和预后中的评估,对肺结节、肝脏、胰腺、腹膜后、各种淋巴瘤、泌尿生殖、骨骼等病变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独特见解。
顾宇彤
医学博士,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肺功能室副主任,医院特需综合科主任兼呼吸科执行主任。历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慢阻肺学组委员,肺功能学组委员兼秘书,上海医学会呼吸分会慢阻肺学组副组长,上海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成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OTO慢性病综合管理分会委员。
主持或作为主要负责人参加国家八五攻关、国自然和上海市科委等课题6项,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具体负责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10余项。已发表论文49篇,主编副主编科普著作3部,专著2部(分别是《呼吸重症监护和治疗》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参编实用内科学等专著10余本。先后获上海市卫生局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上海市妇联三八红旗手;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先进女职工奖;复旦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奖励。
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栓塞、肺部肿瘤和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常见病规范化诊治,肺部疑难疾病诊断,急慢性呼吸衰竭抢救和肺功能临床应用。
许建芳
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医院病理科执行主任,上海市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妇科病理工作组专家。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参译癌症分子检测专著。主要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科学基金1项。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从事病理诊断工作27年余,外科病理诊断经验丰富,诊断能力强。擅长女性生殖系统病理及前列腺病理。曾于年9月至12月在美国UCLA病理系进修,主修女性生殖系统病理及前列腺病理。
徐松涛
医学博士,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医院胸外科执行副主任。
兼任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胸外科专委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胸外科专委会委员,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承担大中华胸腔镜外科学院全国胸腔镜手术培训班讲师、中山胸部微创论坛暨腔镜高级研讨班讲师等工作。年德国Ruhrlandklinik医院胸外科客座医生,年日本东京虎の門病院呼吸外科访问学者。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医学论文共71篇,其中21篇被SCI收录。作为完成者之一完成上海市科技成果1项,作为科研负责人完成复旦大学青年科学基金课题1项、复旦大学教改课题1项,在研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课题1项。作为分中心sub-PI参与3项关于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国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参编《实用外科学》第二版和第三版、《现代外科学》、《大辞海(医学科学卷)》、《胸外科手术步骤点评》、《临床肿瘤手册》等医学专著6部。
精通各种术式的食管癌切除和肺癌切除术,精通胸腺良恶性肿瘤、食管良性疾病、膈肌疾病、纵隔肿瘤、胸壁及胸膜腔疾病的手术治疗。擅长胸腔镜、纵隔镜等微创手术,包括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单孔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等复杂微创手术,开展了科内首例EBUS手术和3D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已累计主刀各类胸外科手术余台,对放化疗后食管癌切除、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合并切除部分心房的局部晚期肺癌切除、复发肺癌切除、袖式肺叶切除、巨大纵隔肿瘤切除等高难度复杂手术有丰富的经验。
杨姗
博士研究生、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参与并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市级科研项目,作为负责人主持局级课题2项。已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著16篇,3篇SCI录用。参编多部著作,其中包括胸部疾病循证影像学、实用心脏病学第5版及腹部影像诊断必读等。
擅长心血管疾病及胸部影像学诊断,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及中国医学装备协会CT工程技术专业委员会学组委员。
邵长周
医学博士,医院呼吸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感染学组委员,上海市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呼吸病康复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委,上海市康复医学工程研究会呼吸病康复与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和《中华临床医学杂志》编委。
共发表论文40余篇,SCI收录8篇,主编著作1部,参篇著作10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课题获得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全国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者),获得第二十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三等奖。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进行博士后研究一年多,主攻肺部感染基因疫苗的制备。
临床主要从事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在肺部感染、肺真菌病的防治和抗生素的应用中有丰富的经验。
逄旭光
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Barnes-Jewish医院访问学者,执业十余载。
擅长肺小结节、磨玻璃影(GGO、GGN)的诊断与微创手术治疗;超声支气管镜(EBUS)纵隔淋巴结活检;食管癌微创手术治疗。
肺结节MDT就诊预约指南
每周三下午看诊,限号15个!
请提前通过相关科室门诊预约喔~
1、“美丽厦门智慧健康”白癜风可以治得好吗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