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病诊断的6大依据
临床诊断临床诊断是羊病诊断最常用的方法,通过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和嗔诊等具体的诊断步骤,把发现的症状及异常变化综合起来加以分析,可对疾病作出诊断,或为进一步检验提供依据。
(1)问诊:问诊是通过询问具体的饲养管理人员,了解羊发病的有关情况。询问内容包括:发病时间、发病数量、发病前后的异常表现,本地区周围羊只的发病情况、羊群既往的病史、免疫接种情况、治疗情况,羊群饲养管理情况,病羊的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在听取回答时,应考虑所谈情况与当事人的利害关系,分析其可靠性。
(2)视诊:视诊就是现场观察病羊的表现。要按照从远到近、从动到静、由前到后、由外及内的原则进行。视诊时,先从距离病羊几步远的地方观察羊的肥瘦、姿势、步态等,然后靠近病羊详细察看被毛、皮肤、黏膜、结膜、粪尿等情况。视诊具体包括如下方面:
1)肥瘦:一般急性病,如急性臌胀、急性炭疽、中毒等,病羊身体仍然肥壮;而慢性病,如寄生虫病等,病羊身体多瘦弱。
2)姿势:观察病羊站立时是否与平时相同,如果不同,就可能是有病的表现。有些疾病表现出特殊的姿势,如破伤风羊只表现四肢僵直、行动不便的木马状。
3)步态:即羊的运动形态。健康羊步行活泼而稳定协调,患病羊只常常表现行动不稳,或不喜行走。例如,羊四肢肌肉、关节或蹄部发生疾病时,表现为跛行;羊发生脑包虫病时,表现为四肢站立不稳、运动失调等。
4)被毛和皮肤:健康羊的被毛整齐、光亮,不易脱落;病羊被毛粗乱蓬松,失去光泽,且容易脱落;患蛾病等体外寄生虫病的羊,患部被毛成片脱落,且皮肤变厚变硬,羊只由于蹭痒而出现擦伤。检查皮肤时,除注意皮肤的颜色、形态外,还要注意有无水肿、炎症、外伤、皮下肿胀以及皮肤是否温热等。
5)黏膜:一般健康羊只的眼结膜、鼻腔、口腔、阴道和肛门等部位的黏膜温润光滑,呈粉红色,如口腔黏膜发红,多是由于体温升高、身体某部位发炎引起;黏膜发红并带有红点、血丝或呈紫色,是由于中毒或传染病引起的;黏膜苍白,则是贫血的表现;呈黄色,多为黄疸病;呈蓝色,多为肺脏、心脏等患病。眼球突出常表示颅内压较高或排尿异常,眼球下陷表示脱水。
6)采食、饮水、反刍:健康羊只喂料时表现出良好的食欲,采食集中,采食后20分钟开始反刍,一般每口食物咀嚼40-60次。羊只吃食或饮水忽然增多或减少、舔泥土、长时间啃食草根等,可能是某些营养物质缺乏导致的慢性营养不良;若羊只反刍减少、无力或停止,表示羊的消化功能存在问题。
7)口腔黏膜、唾液及舌苔:打开口腔,观察羊的口腔、舌苔等变化。正常黏膜粉红,唾液不黏滑,无舌苔;病理情况下可见黏膜潮红或发紫、溃烂,唾液黏滑,黄舌苔等。
8)排尿、排粪及尿、粪形态:正常的羊每天排尿3-4次,尿液清亮透明。排尿次数和尿量过多或过少,排尿痛苦、失禁,尿液混浊或呈酱油色等,都是有病的征候。正常的粪便为球形及椭圆球形,表面光滑,软硬适中,有光泽,无明显的气味。病理状态下,粪便有特殊臭味,常见于各型肠炎;粪便过于干燥,多为缺水和肠弛缓;粪便过于稀薄,多为肠道功能亢进;前部肠管出血时粪呈黑褐色,后部出血则呈鲜红色;粪内有大量黏液,表示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粪便混有完整谷粒等饲料成分,表示消化不良;混有纤维素膜时,表示有纤维素性肠炎;混有寄生虫及其节片时,则表示羊只患有体内寄生虫病等。
9)呼吸、体温:正常时,羊每分钟呼吸12~20次。呼吸次数增多,见于热性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衰弱、贫血及腹压升高等;呼吸次数减少,主要见于某些中毒、代谢障碍、昏迷等疾病。除检查呼吸次数外,还要检查呼吸型(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呼吸节律以及呼吸是否困难等。山羊的正常肛温为39-40°C,绵羊的正常肛温为38.5-39.5摄氏度,发病时通常伴有体温的变化。羊体温的测定可用兽用体温计(最高温度指示为45摄氏度,末端可系小绳及小铁夹子),将温度示数甩至35摄氏度以下,插入羊的肛门内2/3,将铁夹子夹在肛门周围的羊毛上,以防温度计脱出摔碎,经5分钟取出,观察温度。
(3)嗅诊:嗔诊是对羊呼出的气体、嗳气、粪尿的气味进行判定。羊的一些病变往往伴随分泌物的一些变化,诊断羊病时,嗅闻分泌物、排泄物、呼出气体及口腔气味,可以起到帮助诊断作用。如肺坏疽时,鼻液带有腐败性恶臭;胃肠炎时,粪便腥臭或恶臭;消化不良时,可从呼气中闻到酸臭味;有机磷中毒时的蒜臭味;酮血症时的醋酮味等。
(4)触诊:触诊是用指节或指尖轻触被检查部位,并稍加压力,以确定被检查器官是否正常。触诊常用如下几种方法:
1)皮肤检查?.主要检查皮肤的弹性、温度、有无肿胀和伤口等。羊的营养不好,或得过皮肤病,皮肤就没有弹性;发高烧时,皮温会升高。
2)体温检查:一般用手摸羊耳朵或把手插进羊嘴里握住舌头,可以知道病羊是否发烧。
3)脉搏检查:检查羊脉搏的部位是后肢股部内侧的动脉。检查时用手指摸,注意每分钟跳动次数和强弱等。健康羊每分钟脉动70~80次。羊有病时,脉动次数和强弱与正常羊明显不同。
4)羊体表淋巴结检查:主要检查颌下、肩前、膝上和乳房上淋巴结。当羊发生结核病、伪结核病、羊链球菌等病时,体表淋巴结往往肿大。
5)人工诱咳:检查者立于羊左侧,用右手捏压气管前3个软骨环,刺激羊呼吸道,病羊容易引起咳嗽。一般羊发生肺炎、胸膜炎、结核等病时,咳嗽低弱;发生喉炎、支气管炎时,则咳嗽强而有力。
(5)叩诊:叩诊是用手指或叩诊锤来叩击羊体表某部位或该处垫着物(如手指或垫板),借助所发声音来判断内脏的活动状态。羊手指叩诊方法是左手食指或中指平放在检查部位,右手中指由第二指节呈直角弯曲,向左手食指或中指第二指节上轻轻敲打。叩诊的声音有清音、浊音、半浊音、鼓音。清音为健康羊叩诊时胸廓所发出的持续、高朗的声音;浊音为叩打健康羊臀部、肩部肌肉时发出的声音,当羊胸腔积聚大量渗出液时,叩击胸壁会出现水平浊音;半浊音为介于浊音和清音之间的一种声音,叩打含少量气体的组织(如肺部)时可发出这种声音,这是由于羊呼吸道炎症时,肺泡含气量减少而引起的,羊发生瘤胃臌气,叩诊时发出鼓音。、
(6)听诊:听诊是利用听觉来判断羊体内正常的和有病的声音。常用的听诊部位为胸部和腹部,听诊的方法有直接听诊和间接听诊2种。直接听诊,即将听诊布铺在被检查部位,然后把耳朵紧贴其上,直接听取羊体内的声音;间接听诊,即借助于听诊器进行听诊。不论用哪种方法进行听诊,都应当把羊牵到清静的地方,以免受外界杂音的干扰。心脏的听诊区在左侧胸壁肘关节的后上方。正常心音为“嗵一哒,嗵一哒”的声音,节律平稳,跳动有力,异常声音有节律不齐、摩擦音、击水音等。肺脏的听诊区在两侧胸部的前上方,正常情况下,呼气音听不到,吸气音为“呋”音。异常呼吸音有干性啰音、湿性啰音、气管狭音等。羊每分钟呼吸12-20次。呼吸次数与生理状况有一定关系,羔羊及妊娠母羊呼吸较快,运动后呼吸较快。
专家解决养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