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管癌治疗现状与未来研究下

医院订阅哦!食管腺癌和鳞癌的不同有基因组学证据支持,鳞癌与非鳞癌存在明显不同,所以混为一谈的话,无法得出客观的治疗结果。ESCC没有研究成果,于是通过与头颈癌进行比较,由于都是鳞癌,生物学特性可能会相似,目前国内外都做了一些研究,发现两者基因组之间的匹配度较高。而且通过与头颈鳞癌和NSCLC中的鳞癌进行比较,发现ESCC与头颈鳞癌基因组更相似,与肺鳞癌差别较大,但也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在目前没有治疗规范和标准的情况下,ESCC可以参照这两种鳞癌进行治疗,这也为药物选择和后续治疗提供了一些依据。还有一些研究是针对特殊的生物标志物,如HER2表达。目前国外的研究主要是针对食管腺癌,但是研究显示,ESCC中HER2阳性率在3%-20%,所以在下一步研究中也将对针对这一人群进行特殊治疗。在ESCC基因谱中的一些通路与其他实体瘤存在很多相似,但是一些通路的亚人群比例较高,这与胃癌不同,胃癌一般是在1%-5%,而ESCC都是在10%以上。这些通路涉及到细胞循环、细胞增殖和干细胞通路的指标,这些领域中都有新药在研发,但是并没有用于这些人群。总的来说,抗EGFR、抗HER2、FGFR、多靶点TKI、CDK4/6抑制剂、STAT3、WNT,以及免疫检查点药物等几个方面在未来都是非常有前景的。医院使用尼妥珠单抗进行的一个单组II期研究,结果显示,食管癌人群中一部分人获益明显,特别是局部进展期患者。基于这个研究,目前正在进行随机对照的III临床研究,研究刚刚开始。在CDK4/6-CyclinD-Rb信号通路方面,CDK4/6抑制剂在乳腺癌已经开始应用,一些关于ESCC的临床前动物模型研究也开始进行。研究发现,CDK4/6抑制剂本身的效果较弱,需要和其他药物联合,但是与其他药物结合主要是在G0期,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药物,如果与细胞毒性药物结合则毒性较大,未来还需要进行研究。免疫治疗已经成为抗肿瘤治疗的一大领域。研究发现,在DNA错配修复基因缺失人群中PD-1表达较高,在结直肠癌与非结直肠癌中,DNA错配修复基因缺失人群的PD-1治疗效果非常好,这个人群中PD-L1表达也非常高。在食管癌中,PD-L1表达水平在20%-40%,与结直肠癌不同,食管癌的分期越晚,表达水平越高,而且PD-L1、PD-L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水平与预后存在相关性。在将来,ESCC中PD-1和PD-L1表达很可能成为免疫治疗很好的适应人群,但是还需要进行相关临床研究。国外已经有这方面的研究,如KEYNOTE-研究针对Pembrolizumab,筛选了PD-L1表达≥1%的人群,目前结果中ORR都是在20%-30%,具有很好的前景。除了Pembrolizumab,还有Nivolumab,这两种药物都在做ESCC的研究。总结ESCC治疗的研究进展非常有限,比其他实体瘤滞后很多,而中国ESCC占了全世界的50%以上。精准治疗是一个研究方向,但还有很远的距离需要将来的研究进行探索。ESCC具有很大的治疗需求,每年中国的发病患者有30万,其中20万死亡,因为治疗一旦无效,很难找到其他方法,医生也不愿意接诊这类患者。沈教授认为,针对EGFR靶点的治疗,以及免疫治疗可能成为未来几年ESCC治疗中的最大成果。肿瘤评论阅读更多

胃癌指南之外的问题——腹腔播散

胃癌肝转移临床研究的设计思路

胃癌新辅助放化疗的思考

梁军:胃癌转化治疗与新辅助治疗

本医院的沈琳教授于CGCC演讲内容,由亦邻网(肿瘤评论)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作者沈琳教授和来自肿瘤评论。点击页面上方“肿瘤评论”







































二期梅毒最佳治疗方法nbsp一期梅毒
临床神经病学记不住速记口诀来帮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engshw.com/zyzz/1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