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分期是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预后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及其诊治信息交流的基本工具。目前,病理分期仍然是分期的“金标准”,指外科切除后全部标本送检后的病理评价,用前缀“p”表示;临床分期是在治疗前通过有创(如腹腔镜)或无创的方法获取的所有的临床信息进行的分期决定,用前缀“c”表示;治疗后的再分期用前缀“r”表示;不同类型的分期,代表着不同的临床状态,均具有临床的实际应用意义。
尽管食管钡餐检查及食管镜检查,能对食管癌患者作出初步的的大体形态学描述及准确的病理学诊断,被认为是食管癌最基本的检查诊断方法,但由于其本身方法及设备的局限性,仅能对食管腔内作出良好的评价,而不能对腔外作出准确的评估。所以,要作出准确的肿瘤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及潜在的远处转移,就必须借助于CT/MR、食管内镜超声(EUS)、FDG-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象)、支气管镜、微创外科(如胸腔镜、纵隔镜、腹腔镜等)或多种方法的综合评价。本文重点讨论CT/MR、食管内镜超声(EUS)、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象)对食管癌治疗前分期的价值。
一、CT对食管癌治疗前分期的价值
CT是目前最常用的分期手段,一般认为食管壁厚度大于0.5cm,食管壁不均匀增厚,局部软组织肿块是其异常表现;根据食管周围脂肪层是否消失以判断食管癌是否外侵;淋巴结最大短径大于1.0cm可考虑为转移;根据远处脏器的异常密度变化及异常肿块影判断是否有远处转移。但由于CT仅从食管厚度来判断肿瘤情况,不能很好的分辨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小的T1、T2原发灶在CT上很难发现,更难发现早期食管癌,亦不能准确分辨食管癌的浸润深度,对T分期的准确率较低。文献报道CT对T分期的敏感性58%~69%,特异性40%~80%,准确性43%~68%。
食管癌是否侵犯胸主动脉是临床治疗前最为?白癜风能治疗吗?白癜风可以完全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