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4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的宣传活动主题是“生命至上?全民行动?共享健康?终结结核”,旨在突出我国坚持生命至上理念,强化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呼吁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携手终结结核病的流行,共同捍卫人民群众的健康。
历史上,结核病曾与天花、鼠疫和霍乱等传染病一样,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宣布发现结核杆菌是导致结核病的病原菌,从而给防治结核病带来突破。此后,随着抗结核药物研制成功,结核病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并在一些地区绝迹。为了纪念科赫的伟大发现,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预防结核病和肺部疾病联盟在年决定,将每年的3月24日确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学校是师生高度集中、接触频繁密集的场所,尤其是初中、高中毕业班的同学,体育锻炼少,睡得晚起得早,作息不规律,可能会让身体变弱,就容易让肺结核乘隙而入。一旦发生结核病,容易造成在校园里的传播和蔓延,不仅影响师生身体健康,而且影响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如果不加严格防范,还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教育系统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控健康宣教,引导师生参与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为避免校园结核病的发生,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和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一起来了解结核病的防控知识,掌握基本的防控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和健康习惯,健康地成长!
什么是结核病您听说过结核病吗?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三位人物分别是谁吗?
对了,他们分别是《红楼梦》里弱不禁风的林黛玉,世界闻名的钢琴家肖邦和我国著名的建筑师、诗人林徽因。这三位不同时代的人物,却都因肺结核而离世。
结核病过去叫“痨病”,它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以发生在人体除头发、指甲、牙齿以外的任何部位,如肺结核、淋巴结核、骨结核等,其中肺结核占所有结核病的80%以上,因此我们一般说的结核病预防,主要指的是肺结核的预防。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殃及人类健康的历史已有几千年,至今肺结核都是严重危害公众身体健康的传染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及症状肺结核90%以上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很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染。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高声喧哗,使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喷出体外,健康人吸入后被感染。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不仅取决于细菌的量和毒力,更主要取决于人体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在机体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入侵的结核菌不被机体防御系统消灭而不断繁殖,引起结核病。
结核病的症状比较隐匿,不典型,归纳起来全身结核病症状有低热、盗汗、疲劳、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月经不调等。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咳嗽、胸痛、气短、咳痰2周以上,有的人会出现咯血或痰中带血。比如林黛玉在患病晚期出现咯血和痰中带血的症状。另外肺结核还常常伴有胸闷、胸痛、夜间盗汗、全身乏力、午后低热、体重减轻和食欲减退等症状。个别病人无任何症状、偶尔体检时才发现。
结核病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一旦感染发病,若不及时、不规范、不彻底治疗,最终导致复发、恶化、产生耐药,形成难治性肺结核,形成慢性传染源,危害家庭、社会,最终因反复发作引发多种并发症而死亡。
结核病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传染病杀手之一。全球每天有超过人因结核病丧生,近人患上这种可预防和可治愈的疾病。自年以来,经过全球抗击结核病的不断努力,已经挽救了大约万人的生命。
大家知道结核病的危害吗?患上结核病如果不引起重视,会对身体产生严重危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结核危害三字经吧!
如果我们同学中出现了肺结核可疑症状,该怎么办呢?
首先请同学们不要害怕,一定要马上告诉班主任,医院检查。同时,与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者,应注意自身是否有咳嗽、咳痰的症状,尤其是这些症状持续超过2周时,医院就诊,一旦诊断为肺结核,应立即治疗。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尘肺病患者、老年人等这些易感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还有可能传染给身边的人。所以得了肺结核,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规范治疗,这是可以治愈的。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造成结核菌的耐药,一旦耐药,治疗费用高,治愈率低,社会危害大。
预防结核病的方法随着我们国家卫生条件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结核病是可预防的。那我们平时应该如何预防呢?
学校的防控1.健康体检,把好入学关。按照《中小学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和《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要求,将结核病检查项目作为新生入学和教职员工常规检查的必查项目,并将体检结果纳入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档案。将结核病筛查纳入学生入校体检以及教职员工体检,能及时发现肺结核可疑患者。
2.健康监测,落实晨午检。应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制度,通过晨午检及时了解学生是否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对因病缺课缺勤的学生和教职员工,认真做好原因追查和登记。一旦发现肺结核病人或疑似病人,要立即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在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相应的防控工作。
3.主动报告,不隐瞒病情。在校学生或教职员工到医疗机构就诊,如果被怀疑为肺结核病,应向医生如实报告本人的身份及学校名称、班级,切不可因为担心休学或停工而向医生隐瞒。师生在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得了传染性肺结核,应该休学或休假,在家或住院治疗,以避免传染给其他人。
4.健康环境,校舍通风卫生。加强校园环境的清扫与消毒,对教室、宿舍、图书馆等人群聚集场所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结核病的感染和传播。
5.健康教育,提升防病意识。通过健康教育课、健康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对学校师生进行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增强师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积极构建无结核健康校园,从根本上防止学校结核病的发生。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应避让他人,遮掩口鼻;不要随地吐痰。
个人及家庭的预防1.就目前来说,预防结核病最有效的手段依然是免疫接种。卡介苗的接种对象主要为新生儿,接种后免疫效果十分显著,但卡介苗的免疫效用只能维持5~10年,所以可在儿童7或12岁时加强注射。
2.应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如网吧、集市、游乐场、商场等。如果必须去人群聚集场所应戴口罩,尽量避免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因为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甚至大声说话时,会把大量含有结核杆菌的微小痰沫播散到空气中。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应用手帕或手捂住嘴,避免直接面对他人。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换衣,家庭勤晾晒被褥等。
4.每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膳食搭配,尽量少吃快餐和外卖食品。注意荤素搭配,日常饮食中多吃奶制品、肉类、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粗粮等;加强体育锻炼,多在户外活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增强对结核菌的抵抗力。
5.改善居住环境。卧室房间应勤通风,降低空气中结核菌的浓度,减少感染结核杆菌的机会。
6.日常出现呼吸道症状时,要佩戴口罩、及时就医。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低烧、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症状,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赶快去医院检查,千万不可带病上课。
温馨提示
1.如得了肺结核,要主动向学校报告,千万不可隐瞒病情上课。医院医生诊断办理休(复)学手续和进行规范治疗。家长要提醒学生按时服药,出现不良医院,千万不可随意停药。随意停药会导致治疗不彻底,有可能转成更难治的耐药肺结核;
2.万一得了肺结核,也并不可怕,家长要给予孩子更贴心的关爱、帮助孩子树立治疗信心。只要坚持规范治疗,绝大多数的肺结核都是可以治愈的;
3.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装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的时候,可以将痰液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袋里。因为带有结核杆菌的痰液经过干燥后,形成了微小的漂浮尘埃,健康人吸入后可能造成感染。
虽然结核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但是它可防可治,希望大家不要害怕肺结核,不要歧视肺结核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共同远离肺结核的危害。
结核病防治有你有我,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造福美丽人生!
最后,让我们走进南川区南川中学苟蓉蓉老师的微课《结核的预防与治疗》。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