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大查房特别的病例nbsp特别的

在年全国感控年会上,新栏目「临床大查房」在众目期盼中闪亮登场,成为本次年会的出彩所在。精心选择病例,邀请多学科专家参与,会场不仅人气旺,气氛也是非常火热。来自复旦医院感染科的张尧医生分享了一例「发热伴双肺阴影」的病例。感染病专家俞云松教授、王明贵教授,微生物专家张秀珍教授、严子禾教授,感控专家姜亦虹主任、曹晋桂主任共同对病例进行了分析及点评,为大家奉上了一份丰盛的临床经验交流大餐。

病例病情及诊治经过

患者:男性,67岁

入院时间:年11月24日

现病史:反复咳嗽、咳痰5月,发热3周。病程中体温最高39.6℃。年11月03日化验检查,血常规:WBC11.2×/L,N91.9%;CRPmg/L。先后予舒普深(头孢哌酮舒巴坦,进口)×6d,哌拉西林×9d、大扶康(氟康唑,进口)×3d抗感染,外院应用甲强龙抗炎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年6月24日发病,咳嗽咯痰。胸部CT表现:两肺多发性斑片、结节阴影。给予抗感染治疗症状有所好转,年11月3日再次发病,并复查CT,提示比6月份CT无明显好转,并出现包裹性胸腔积液。给予舒普深、哌拉西林、氟康唑联合甲强龙治疗,氟康唑用药3天因患者肝功能异常而停药,年11月15日复查胸部CT较前好转,但患者自觉症状没有明显变化,故收住入院。

既往史:年当地诊断为肺结核,诉曾予正规治疗。

查体:T:36.3℃,双肺呼吸音低,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其它无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

年11月24日检查结果见下图。

11月25日肺部CT示:两肺有多发斑片性结节、条索状阴影明显增多,纵隔窗可见病灶部分钙化,左侧胸腔积液,胸膜增厚,有部分包裹性积液。

心脏彩超:主动脉瓣钙化伴轻度反流,轻度肺动脉高压。

11月27日气管镜:管腔(-)。右下叶背段活检病理:支气管粘膜重度慢性炎症。

12月4日气管镜TBLB补充报告:支气管粘膜重度慢性炎症。

特殊染色:抗酸(-)PAS(-)六胺银(-)革兰染色(-)。

免疫组化:CD68(组织细胞+),Ki-67(3%阳性),P63(上皮+),CD20(少数+),CD3(少数+),CK7(上皮+),TTF-1(上皮+)。

病理报告:考虑肉芽肿性病变可能。

住院过程中,D-二聚体逐渐升高至9.17。

12月9日做肺动脉CTA:肺动脉栓塞,同时与入院时CT相比,新出现右侧肺部部分不张、右侧气胸、右侧胸腔积液。

入院诊断与治疗经过:考虑肺部感染可能。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反复出现发热,炎性指标没有变化。12月1日更换亚胺培南治疗,体温明显下降,但是炎性指标下降不明显,(见图「诊治经过」)

讨论与点评(一)

俞云松教授:病程较长,起始发病时,白细胞及中性增高明显,CRP达,PCT稍高点。住院经过中PCT高过一次,其他时间都是正常,病理提示慢性肉芽肿。如果是曲霉菌感染,要有变态反应,炎性指标可以增高,但出现包裹性积液不多;如果是结核,包裹性积液可以,肉芽肿可以,除非有气管感染,否则不会出现白细胞增高、中性增高明显;非结核分枝杆菌可能较小,其他病变如非感染疾病如血管炎,但不会出现支气管镜下肉芽肿,包裹性积液不会有;肿瘤也不会有包裹性积液。

故综合考虑,要查慢性炎性方面疾病:1.有无曲霉菌感染;2.有无其他与肺部有关的感染性疾病(细菌性)。经常发热、不易治疗,可能还伴有其他部位疾病。现在还无法下结论,需要进一步做胸腔积液性质检查、心脏相关检查等等。

针对11月24日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张秀珍教授:11月24日辅助检查示痰培养阴性,故该痰涂片结果不可能存在,因真菌菌丝不可能引起白细胞中性升高,而自身抗体阴性,考虑非感染性疾病。

俞云松教授:中量真菌菌丝+孢子通常是指念珠菌感染,但是这个病人不考虑念珠菌感染,除非合并感染,单纯念珠菌不会引起炎性指标增高,T-SPOT阴性,但是不能排除,有5-10%的病人还会有结核感染。除非使用激素干扰这些检查结果,一般应该如此。

讨论与点评(二)

王名贵教授:11月初至15日使用抗菌药物加激素,病人情况好转,考虑是细菌感染;出院后体温再次升高,胸片出现斑点斑片样改变,病理提示慢性肉芽肿,应考虑真菌感染或结核性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应给予常规抗真菌治疗,对结节进行穿刺后病理检查。

俞云松教授:念珠菌引起肉芽肿极少,可以暂时不抗真菌治疗,肉芽肿一般是曲霉菌、TB引起的,需进一步检查。

王名贵教授:肉芽肿是10多天长出来的,隐球菌感染基本不考虑。

病情进展

12月11日两肺PET/CT提示两肺多发结节、斑片影,双侧锁骨区、纵隔多发糖代谢增高的淋巴结,提示炎性病变可能。检查寄生虫抗体(-),考虑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2月9日使用克林霉素,后更换为万古霉素,后更换为莫西沙星,患者体温正常,但咳嗽咯痰症状明显,因经济问题未抗真菌治疗。

12月21日肺泡灌洗液结核菌培养(11月27日送检):阳性。给予抗肺结核治疗:利福平+异烟肼+莫西沙星+阿米卡星

左侧后肋部发现10cm大小的肿块,伴压痛,有波动感。彩超:左侧胸腔见×61mm混合性团块,内见大量无回声区,暗区内见细小回声,暗区穿过肋间间隙至皮下,脓肿可能。复习患者CT,11月25日腹部CT,12月9日肺动脉PCA,12月11日PET/CT,左侧胸部靠近胸壁的位置有一进行性增大的肿块。B超下脓肿穿刺,穿出脓性液体50ML左右,送微生物培养。

抗结核治疗后病人基本情况快速好转,白细胞、血沉都迅速下降。

讨论与点评(三)

俞云松教授:脓肿应是细菌性,否则无法解释前面表现。

张秀珍教授:根据检查结果和病史,考虑化脓性细菌感染+结核性感染。

病情进展

年12月22日脓液细菌、真菌、抗酸杆菌涂片结果:阴性。年2月3日脓液结核培养:阴性。

俞云松教授:应该做一些涂片。涂片能够区分寒性脓肿和普通脓肿

严子禾教授:直接涂片非常重要,通常脓液、痰液等都需要进行涂片检查,不光是革兰氏染色,还有瑞士染色、美蓝染色、结核染色都要做,也有可能直接涂片结果就鉴定出来了。

讨论与点评(四)

感控专家曹晋桂主任:从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综合分析,确诊为结核菌感染。应遵循2个原则:一是标准预防+空气隔离措施,二是国家关于结核病的相关要求,采取个体化病例应根据现有指南遵照执行。

感控专家姜亦虹主任:该患者痰培养阴性但灌洗液培养阳性,因此也要落实隔离措施。由于病人无法转诊,因此应采取单间隔离+职业防护、限制人员进出,凡进入人员都要戴口罩,同时做好消毒工作。

大会主席胡必杰教授:大查房分享的这个病例就是结核病人,但是传染性已经不大。即使传染性大的病人,也很难转到专科或专院进行治疗。如果转不走,那么周围病人怎么办?即使单间隔离,也要求是负压病房,医务人员职业防护需要佩戴N95口罩,但是这些都是在现实工作中做不到的。这就是目前的医疗现状,这就是目前的工作难点。

体会与思考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可能就是日常工作中遇到结核病人转诊问题的真实写照。年会上的多学科大查房很快便结束了,日常工作中多学科大查房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走进临床?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医者每时每刻都必须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智慧和勇气,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无论这种困难来自何方,患者及疾病、周围环境,还是医者自身,他都必须面对。而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大查房,无疑是解决个人孤独无助的一个有效途径,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犯错,为患者的早日康复提供最切实的保障,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愿医者洁白的灵魂时时燃亮天下人的生命之灯!

整理:张静

编辑:李晴

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官方







































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是否可以根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zengshw.com/zyzz/1348.html